《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保障措施,包括新《消法》在网络购物中的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方面的规定,预收款方式消费的新规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专门规定的细化,对格式条款等的规定,以及日常生活服务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经营
2025-05-13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第五十九条 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出虚假宣传
2025-02-10
第一条 为依法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
2024-12-29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二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益,对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
2024-08-18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了消费欺诈行为的类型,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发现消费欺诈要主动维权、敢于维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出3倍赔偿,还是要求500元赔偿,有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
2024-04-03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如有欺诈行为,应按消费者要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同时,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2024-02-18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明确了消费欺诈行为的类型,呼吁消费者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并主动维权。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经营者提供欺诈行为的商品或服
2024-02-04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虽然法律、
2024-01-04
“消费者已拆封,影响了商品完好”,今后,电商要是再以此为由拒绝消费者煺货,将被视为无理拒绝受到处罚。国家工商总局昨天发佈公告称,《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将自3月15日起施行,对于经营者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的行为,由工商部门依照《消法
2023-12-20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
2020-05-25
网购在法律的保护之内,可以通过有效渠道进行维权。每年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处罚办法》第十二条中,明确将七种行为定义为霸王条款。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网购
2020-05-25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将自3月15日起施行,对于经营者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的行为,由工商部门依照《消法》第56条予以处罚。针对有关服务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依据问题,《处罚办法》对相关侵权行为规定了处罚。
2020-05-25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5日公布,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其中,对于“7天无理由退货”、“个人信息保护”、“霸王条款”等关乎消费者权益的内容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有关服务业经营者侵害
2020-05-25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