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在发生一些不愉快以及纠纷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协商处理的,在协商不一致的时候,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都会进行起诉处理,那么在民事案件中,民事判决书与民事调解书的区别有哪些呢? 民事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
2023-08-27
合同签订后,李某作为实际施工人负责这两个项目。李某遂向如皋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某建筑公司给付相应的工程款。审理中查明,该案并非承揽合同纠纷而是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挂靠合同纠纷。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均到法院应诉答辩,但违反了法律关于专属管辖的规定,
2020-07-21
不管是属于什么情况以及在什么状态下通过什么手段进行离婚的每个人的婚姻状况都属于个人隐私一般他人都不会知道。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它
2020-05-25
本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采取调解方式,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后而写成的文书,称为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应用文之一,
2020-05-25
可以拿着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对案件的调解,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之后,法院是以出具调解书作为结案标志的。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
2020-05-25
已经生效的调解不可以上诉,但可以申请再审。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第九十九条 调解未
2020-05-25
调解协议是自愿达成的,在调解书送达当事人之前,当事人仍然有机会考虑是否接受。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由法院继续进行审理作出判决,所以不产生当事人对调解不服的问题,不允许当事人上诉。在调解实践中,调解书生效以后,如果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有违
2020-05-25
2010年7月15日,江西省新干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离婚纠纷案件中,被告精神病患者的法定代理人陈某要求法院出具离婚调解书,并且在离婚调解书上不写明其女儿陈-花(化名)患有精神病的事实。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婚姻解除是否可出具民事调解书,以上只是笔
2020-05-25
法院会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就应当制作调解书。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时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达成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调解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和经济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法院处
2020-05-25
号民事判决/民事裁定/民事调解书,现提出再审申请。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2020-05-25
民事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民事调解书在合
2020-05-25
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第九十四条调解组织形式,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被邀请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