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雇佣残疾人可以享受的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条件。包括享受条件、优惠条件以及备案资料等方面的详细规定。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以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并且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机构的不同要求也有所阐述。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增值税的退还方式和优惠政策的选
2025-03-20
光伏电站的土地使用税问题。首先介绍了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和相关国家法规,然后详细阐述了不同城市级别的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接着,文章指出光伏电站需根据所在地区缴纳相应的土地使用税,并介绍了光伏电站的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最后,文章总结了光伏电站需缴纳土地使用税
2025-03-02
各市、地区税务局: 有关土地使用税减免问题,省局已以鲁税三(1990]1号文作了明确。为从严控制减免税,进一步做好土地使用税减免的报批工作,根据国家税务局国税发(1992]053号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对土地使用税减免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对企业单位因遭受自
2025-02-05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审批。由于土地使用税只在县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称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
2025-01-03
敬老院土地使用税按照国家规定来说是不需要缴纳的,但是具体的内容还是需要经过当地税务部门的确定。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省级地税局审核,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1年内,免征土地使用税。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
2025-01-01
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征收契税,不得因减免出让金减免契税。
2024-11-28
按照的规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以及老年服务机构自用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被撤销金融机构清算期间自有的或从债务方接收的房地产免
2024-11-27
根据贵州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征求《贵州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3稿]意见的公告:。第四条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是指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困难情形,按规定的办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地税机关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经有
2024-09-28
我国对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因此,若农贸市场出租的摊位均用于销售农产品,则在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后可享受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024-09-09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放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审批权限有关事项的公告》要求,经2014年8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第四次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将我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审批有关事项公告如下:。六、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年度为纳税人的亏损年度
2024-08-25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决定把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审批权限下放至县以上地方税务机关。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放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审批项目管理层级后有关问题的
2024-08-11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取得的商品房土地位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应缴纳土地使用税。根据该文件规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所以,“城中村”改造项目不能参照棚户区改造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024-06-16
除了法律规定予以减免土地使用税的情况,土地使用税应当每年都交。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占用土地的实际面积,并依照规定的年税额进行计算征收。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征收土地使用税的作用具体包括如下:
2024-06-09
《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因政府建设规划、环境治理等原因,导致土地不能使用的,免征影响期间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导致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的,减半征收影响期间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关闭、撤销、破产、法院查封等,导致土地闲置不
2024-05-22
依据我国相关税法的规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就不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的,所以养殖业土地使用税可以减免。
2024-03-1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