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
2024-01-31
如果未成年人盗窃摩托车是受他人教唆所为。不满14周岁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是刑法调整的主体,而是教唆犯的工具。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摩托车价值较大,盗窃摩托车已经构成了盗窃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分子,关押于
2024-01-21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可能会被量刑,当然也可能并不会被量刑。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由于违规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且
2023-11-11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因为被教唆者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
2023-11-09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11-07
教唆犯罪的取证包括证人、证词、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息等等。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
2023-10-29
对教唆犯罪而言,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教唆他人实施本法第17条第3款规定的各种罪,才有可能构成教唆犯罪的主体;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023-01-18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中有主犯、从犯以及胁从犯,还会有帮助犯、教唆犯等等,在对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其身份与在犯罪过程中的实际行为进行处罚的。
2022-07-14
根据分工分类法,这类犯罪分子实为帮助犯。第二十五条 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
2022-06-13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判断是否构成滥伐林木罪首要看要是否符合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为收购林材、木制品以及其他目的,唆使他人滥伐林木构成犯罪的,按教唆犯追究刑事责任。只有符合以上要件才会构成滥伐林
2022-05-13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对教唆犯罪而言,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教唆他人实施本法第7条第3款规定的各种罪,才有可能构成教唆犯罪的主体;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
2022-04-20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主要常见的类型有帮助犯和教唆犯两种。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犯抢劫罪最少需要在三年以上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需要在十年以上承担刑事责任,特别严重的需要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刑事责任。
2022-03-29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骨干犯罪分子。教唆犯是指故意用语言或授意、怂恿、劝告、收买或诱骗等一切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教唆他人犯罪
2022-03-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指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属于共同犯罪,指使犯罪的人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或者教唆犯。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 组织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如果构成了犯罪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属于教唆犯。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故意教唆他
2020-07-21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07-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