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电力燃气设备罪的刑罚及相关起诉书的撰写。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破坏电力、燃气等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起诉书的撰写需遵循犯罪特征,清晰描述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手段等要素,并突出主次。同时,保护被害人名誉,具体填写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基本情
2025-07-09
刑事处罚与不起诉决定的法律规定。首先介绍了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然后详细阐述了不起诉决定的情形,包括无犯罪事实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以及犯罪情节轻微或免除刑罚等。同时,还介绍了不起诉决定的法律后果,包括制作
2025-06-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没有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如果符合法定条件,人民检察院
2024-12-03
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应当根据犯罪事实进行认定,一般在十五天左右。立案是程序是侦查活动的开始,强制措施是指通过侦查后依法对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从侦查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过程。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
2024-11-1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能实施新的犯罪”等社会危险
2024-10-11
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将刑事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刑事诉讼活动。提起公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重要权力。《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024-09-24
缓刑是对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不执行刑罚的制度。被判缓刑意味着犯罪事实成立,需要接受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6条规定,未满18周岁且被判处
2024-09-01
本文介绍了诬告陷害罪的定义和特征。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行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构成该罪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不仅捏造了犯罪事实,还向
2024-08-18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确认有犯罪事实并被法院判定有罪,通常应该受到刑事处罚。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
2024-08-15
行为人被免除刑事处罚的算前科。不予刑事处罚是因为其犯罪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但是其刑事犯罪的事实是存在的,是真实的。既然犯罪事实是真实的,就会存留刑事案件案底。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
2024-06-23
涉嫌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从轻处罚。法院是根据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事实量刑的,比如犯罪嫌疑人为境外收买三项以上机密级国家秘密,刑事处罚标准最少也是10年以
2024-06-09
至于被公安机关,群众围攻,走投无路,当场投案的,以及经司法机关传讯,采取强制措施归案的,都不是自动投案。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综上所述,符合上述之条件,才可以认定为自首,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这样认识自首才
2024-06-08
化程度、单位、职务、住址、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被拘留、逮捕的年、月、日。 公诉的法律文书。因为它是以公诉人的身份提出的,所以也叫公诉书。除首尾部分外,主要是三大部分,其中“犯罪事实和证据”一般是起诉书。 一致性,注意保护被害人名誉。
2024-04-19
醉驾情节轻微的,依法可以适用缓刑。如果驾驶员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80-100毫克且驾驶时间、距离短到一般不足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属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认为是犯罪,免予刑事处罚。法定不起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2024-04-10
免除刑事处罚和不追究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因为立案后经侦察确认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法定情形的,案件就此
2024-03-3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