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房产可以申请法院诉讼保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不影响抵押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根据该条规定,对已抵押的财产可以进行财产保全,但
2024-10-11
申请诉讼保全的当事人一般采用书面方式提交申请书。诉前保全的申请时间是在起诉以前,诉讼程序尚未开始;诉讼保全的申请时间是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判决生效后不能申请诉讼保全。人民法院从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避免申请人败诉后,被申请
2024-10-11
概念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滥用职权,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导致当事人或其他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构成包括侵犯司法活动的
2024-10-07
该摘要介绍了一个案件律师的工作流程,包括接受委托、分析案件、准备诉讼材料、立案所需材料、诉讼保全立案所需材料、开庭所需材料以及执行立案所需材料。在接受委托时,律
2024-10-07
申请诉讼保全的当事人一般采用书面方式提交申请书。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报送的案件之前,当事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必须采取诉讼措施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制作财产保全的裁定,应及时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诉讼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
2024-10-06
车辆的保全一般仅涉及车管所的登记查封。车管所的登记查封限制的是车辆的过户交易权和年检上路权,对所有权并没有实质的限制。一般保全车辆是不扣车的,只能禁止交易。诉讼保全,是指从诉讼开始之后至作出判决、裁定、调解之前,人民法院所进行的财产保全。因保全措施给
2024-10-0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第93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此外,在知识产权法中还规定了诉前行为保全制度 。诉讼中财产保全发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前。
2024-10-05
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或者说借款合同纠纷包含民间借贷纠纷。就像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从加工承揽合同中分离出来一样。如果发生民间借贷纠纷的话,尽可能的申请诉讼保全程序,可以有效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简单
2024-09-27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2024-09-20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前,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而《国家赔偿法》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取了定型化赔偿模式,按照受诉法院
2024-09-18
原告李XX诉被告姚XX借款纠纷一案,案号深南法民X初字第XX号,原告已申请财产保全,我自愿以我名下的下列财产作为担保,担保金额以XXX万元为限。如因原告申请错误造成被告财产损失,我同意以担保财产承担赔偿责任。财产保全担保书,是指财产保全申请人在申请人民法院采取
2024-09-16
3、有其他应当解除保全措施情况发生的,如当事人已自觉履行了调解书或判决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或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发现采取保全措施明显错误的等,均应依法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2024-09-13
因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由申请人予以赔偿。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2024-09-11
2、被申请人提供了相应数额的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2024-09-08
3、有其他应当解除保全措施情况发生的,如当事人已自觉履行了调解书或判决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或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发现采取保全措施明显错误的等,均应依法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2024-09-02
本案是日照某燃料有限公司与赵家英之间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根据法律规定,构成一般侵权行为需要同时满足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2024-09-0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