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的区别。有限责任指债务人承担责任的财产范围有限,而有限公司是企业形式之一,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最大特点是股东责任有限,不需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文章明确界定了两者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2025-09-12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问题,指出溢价款应归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文章还介绍了资本公积金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与盈余公积金的区别。此外,文章阐述了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的区别,并提及了法定公益金的定义。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溢价款应列为
2025-09-05
普通公司成立子公司的法律要求。公司设立分公司需申请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需满足法律条件,包括股东人数、出资额、公司章程、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等。子公司与母公司间存在联系和区别,母公司对子公司有实际
2025-06-06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出资、实物作价出资、工业产权出资和土地使用权出资等。同时,文章也介绍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区别,如股权表现形式差异和股东人数的限制等。
2025-03-02
《公司法》第37-44条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规定;第99-108条是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的规定。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公司法》第45-49条是关于有限责
2025-02-05
公司承担是有限责任,即以公司的财产承担公司的债务,不足部分股东个人财产不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024-12-17
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它对发债主体的限制比公司债券狭窄得多。
2024-12-15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可以投资其他公司的,而自然人是可以成为股东的,所以自然人与法人是可以合作成立公司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的主要形式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其区别于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
2024-11-21
股份公司的这两个特征,使它具备了其他形式的企业组织所没有的优势:股份公司可以迅速地实现资本集中。股份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股份,由出资人认股,出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认购一股或若干股。股份公司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要求。
2024-10-26
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构成公司资本的最小计量单位,也是划分股东权利义务的基本计算单位。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其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
2024-10-19
有些股东以为自己出资设立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那么公司的一部分财产就是自己的,包括每次的分红。但是股东出资后,这个资本就属于公司所有,而不是股东个人财产,应当区别开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而形成的公司资本属于公司本身所有,出资并不导致股东对具体存在的
2024-10-17
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特殊形态的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
2024-09-25
这类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 世界多数国家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少2人,最多5O人。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
2024-09-11
有限责任公司触发回购的情形主要是异议股东评估权,而股份有限公司触发回购的情形也包括异议股东评估权,但和前者有区别;并且不限于此,公司也可以在其他情形下主动采取回购。
2024-09-05
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国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它对发债主体的限制比公司债券狭窄得多。在
2024-08-1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