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分道路交通事故标准和工伤标准,道交标准4根肋骨骨折刚构成十级伤残。
2025-02-18
因工受伤,可以评到十级伤残。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具体赔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股骨骨折,无钢板内固定,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工伤十级伤残;有钢板内固定,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九级伤残;有功能障碍,根据障碍程度另行定级。
2025-02-07
枕骨骨折几级伤残需要去专门的机构做鉴定的,按伤残等级评判标准,初步判断在九至十级,具体应当以司法鉴定部门结论为准。1、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2、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2024-12-02
一般骨盆骨折可能十级,一般骨盆多发性骨折可能九级。《交通伤残国标》32条规定“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治疗终结为准”。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2024-11-30
骨折如果没有后遗病症的话,是典型的十级工伤。工伤保险待遇是由社会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进行支付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
2024-11-28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枕骨骨折可能被认定为轻伤二级。根据评定标准,初步判断在第九至第十级之间,具体结论应根据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的结论。建议尽快申请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法律依据,轻伤二级的定义包括头皮创口或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头皮
2024-11-20
工伤级别最多算9级,多数为10级。工伤鉴定需要等治疗完毕后才可以。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22)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矫正视力正常者;
2024-11-17
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2024-11-14
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可评上十级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
2024-11-03
小拇指骨折的伤残程度需要根据具体的鉴定情况来确定。伤残鉴定主要考虑伤者是否存在伤残疾、功能障碍以及对医疗和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并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
2024-10-31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劳动者工伤股骨、颈骨骨折属于几级工伤,需要由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者的骨折程度和经过治疗之后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定,以最终的伤残鉴定结论为准。
2024-10-01
职工工伤致L1腰椎压缩性骨折前沿高度减少小于1/2者应评定为九级伤残,达到1/2以上或脊柱不稳定性骨折者应评定为八级伤残。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
2024-09-20
除轻微骨折和隐裂无法达到评残标准外,骨折最低可以评十级伤残。凡符合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十级。对于自己的身体工伤保险非常有限,对于重大疾病也是没有办法进行及时的治疗,这些都是需要人们很好的分析和说明,所以,重大疾病险是不错的保险。选择重大疾病险就是因
2024-09-07
一般是十级伤残,具体需要以工伤认定部门鉴定的结果为准。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
2024-08-31
能,具体几级伤残要看等级划分。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b)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三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
2024-08-3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