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在继承方面存在区别。家庭承包中,只有林地承包经营权可继承,其他如耕地、草地等农用地则不可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继承人可依法行使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不等于拥有土地
2025-07-27
农村户口分户对土地继承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耕地、草地、林地、宅基地以及其他形式承包土地的继承规定。在分户情况下,土地所有权归属于村集体所有,林地经营权可以继承,而宅基地和房屋继承有特定规定。其他形式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文章为农村户口分户和
2025-06-0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主要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抵押、入股和继承等方式。承包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流转方式。另外,还阐述了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以及承包方在选择流转方式时的自主决定权。
2025-05-10
首先,土地流转后再次流转是不违法的,但如果第一次流转合同限制再次转包的,不得转包。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转包无需发包人许可,但转包合
2025-01-11
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连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第2款规定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方
2025-01-06
依据我国物权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属于用益物权的一种,是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基础上建立的,可以用于自己经营或者流转。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第三十七条 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
2024-12-31
家庭承包是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承包,当农户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的,由于作为承包方的户仍然存在,因此不发生继承问题;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家庭消亡,即户不存在的,更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应当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地。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设立
2024-12-21
农村承包权的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认为农村承包权不能继承的理由是:农村承包权不是承包人的私有财产,承包合同关系不能继承,承包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利,农村承包多以家
2024-11-2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受转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的权利,获取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经发包人许可,但转包合同需向发包人备案。但是,继承土地承包经营
2024-11-22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的权利经营权、流转权、继承权、收益权、土地被征用后取得补偿等的权利。第九条 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二)依法互换、转让
2024-10-14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因为它不被视为遗产。然而,对于承包的林地来说,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根据法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2024-10-10
转包合同还是继续有效的,林地转包方死亡的,他的继承人可以继承,但是不能超过承包的剩余期限。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本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2024-09-23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引起的争议等五种情形属于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因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调解意见,属于调解行为,
2024-09-15
依据我国承包法的规定,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包括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遗赠抚养继承人等,而继承效力的顺序是遗赠抚养大于遗赠、遗赠大于法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
2024-08-31
《农村土地承包法》原则性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单个个人转为非农户口不影响家庭承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
2024-08-1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