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签名法的审议和修订情况。电子签名法草案在常委会会议上多次审议,重点解决了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的问题,以及电子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法律还明确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并借鉴了国际经验和专家意见来完善法案。电子签名
2025-09-12
电子签名对传统书面形式的挑战,指出传统书面形式在网络应用和电子合同缔结方面的限制。关于电子意思表示的书面效力问题存在争议,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法律途径和合同途径来解决书面效力问题。法律途径采用“功能等同法”将电子意思表示纳入
2025-09-08
网签合同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网签在一定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想确保合同有效性,建议网签后仍需签订纸质合同。特殊情况下,网签可被认定为具有终极效力,前提为双方都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需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在线
2025-07-17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新实施的《民法典》中,电子章若满足法定要件则具备法律效力。电子公章本身不具法律效应,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是电子签名后形成的HASH值。对于特殊电子合同需满足特殊要件才可生效。此外,《民法典》生效前的合同订立形式以及电
2025-07-14
冒用电子签名的法律责任,详细阐述了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监督管理责任。同时,文章介绍了电子签名的定义和作用,包括验证身份和签名、防止篡改、简化流程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2025-07-13
电子合同如何进行在线签订有效。包括实名认证、获取电子签名或电子印章、制作电子合同和在线签署合同的流程。合同必须符合《民法典》的规定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电子合同没有公章,只要符合法规政策且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依然具备法律效应。
2025-07-09
电子版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文章指出,电子合同符合一定条件具备法律效力,包括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电子签名的效力和电子合同的成立,强调了电子合同的重要性和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有效性,对当事人各方利益产生保
2025-07-04
电子签名作为电子交易安全法律手段所面临的问题及立法解决的重要性。其中涉及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不明确、规则模糊、认证机构责任不明确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立法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成为关键,最近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
2025-06-27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和特定要求,如实现可靠的数字签名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等。房租电子合同只要满足相关要求,也具备法律效力。电子合同作为便捷高效的合同签订方式,其有效性需考虑合同内容、双方当事人的
2025-06-11
电子公章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公章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电子公章的可靠性,符合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签名应当具备专有性、控制性、改动可发现性以及内容和形式不被篡改性。只有符合这些条
2025-05-22
电子签名在网络空间中的背景、定义、特点、法律效力和重要性。电子签名用于解决网络中的身份确认问题,具有简易性、真实性和法律效力等关键特点。人们对电子签名的怀疑主要来自于其真实性和法律效力问题,但电子签名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采取措施确保电子签名
2025-05-13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电子签名和电子证据的效力。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了《电子商业示范法》,确立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我国法律也认可了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并规定了电子证据的可接受性。然而,电子证据属于间接证据,需要与其他证据结
2025-05-02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2025-05-01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撤回、生效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要约撤回条件依据《合同法》规定,在要约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通知受要约人阻止其生效。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方面,电子数据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具有与经签署的文书同等效力。
2025-04-05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应。电子合同被视为电子商务参与者真实意愿的体现,等同于书面文件。通过电子签名认证的电子数据,在具备技术保障条件下,其法律效应与已签字文档相提并论。尽管扫描打印的合同是复印件,但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有效合同文件。
2025-03-2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