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过失犯罪的,也可以是故意犯罪的。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
2024-08-07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关于渎职罪刑法就此具体规定了三十五个罪名,考虑到沾出太长且没有意义,他们主体的共同,即同为国家工作人员,此点是没有
2024-08-07
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2024-08-02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类型。贪污罪的犯罪客体复杂,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则相对简单,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委托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
2024-08-02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经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徒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其职务均自然撤销。这里所说的“其职务自然撤销”是指违法犯罪者在受到上述刑罚期间,已经自然丧失了担任国家行政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开除后,一般可在其
2024-07-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动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等,挪用公款既是职务犯罪,也是属于经济犯罪。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4-07-23
受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的客体、犯罪客观要求和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廉洁性,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
2024-07-19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业、国有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国有其他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的,不成立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而应依照
2024-07-18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
2024-07-15
根据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受贿罪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辩护律师在接受受贿案件后,应围绕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
2024-07-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犯罪分子所得的非法财物应该被追缴或要求退赔;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该及时归还;违禁品和犯罪所用的财物应该被没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个
2024-07-11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
2024-07-08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除了要受到刑罚外,还要追缴或责令退赔违法所得的财物,并及时返还所挪用单位的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
2024-07-05
职务犯罪是特殊主体的犯罪,即要求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而行贿罪属于一般主体的犯罪,即便是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也不属于职务犯罪。根据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的规定,是指谋取
2024-07-04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被告人私自保管的公款虽然没有入账,但有单位个别领导和其他证人知道被告人保管的该
2024-06-30
暴力妨碍执行公务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犯罪的,一般就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6-2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