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表示,实行这个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服刑地的中
2025-01-23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然人实施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是没有死刑判决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无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死刑缓刑用坐牢,实行死刑缓刑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
2024-12-10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如果是有期徒刑,从判决执行之日算起,之前羁押的日期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如果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从判决确定之日算起,之前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有期徒刑的刑
2024-11-23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会被关押在什么地方,依据判处的刑罚而定,如果是有期徒刑的,会在监狱内服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
2024-10-10
被判处无期徒刑是没有缓刑的,只有死刑才会有缓刑,被判处无期徒刑后肯定是要坐牢的。“(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轮奸妇女,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2024-10-03
依据我国《刑法》、《监狱法》的规定,构成刑事犯罪的,被法院判处有罪后,需要执行实刑的,肯定是需要到监狱服刑的。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
2024-06-10
依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实施网络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有罪的,需要进行关押的,就会送到监狱服刑。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
2024-06-07
依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实施网络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有罪的,需要进行关押的,就会送到监狱服刑。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
2024-03-06
首先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所以不是坐牢两年再枪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23-12-23
死缓期间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不会离开监狱的,在监狱里面坐牢的时候,如果能够积极改过自新也是有出狱的可能性的。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
2022-04-11
死缓期间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不会离开监狱的,在监狱里面坐牢的时候,如果能够积极改过自新也是有出狱的可能性的。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
2022-04-0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负责无罪、免除刑罚、罚金和没收财产及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监狱负责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的执行;未成年犯管教所负责对未成年犯判决的执行。公安机关负责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
2022-02-28
、对于贪污罪犯罪分子,判处死缓后,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的罪行会比无期徒刑的刑罚更重。
2022-02-15
、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但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2022-02-12
依据刑事法的规定,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5年执行的,在缓刑期间是不需要坐牢的,但如果在缓期期间被撤销缓刑的,就要执行实刑,是要坐牢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
2020-05-25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和风险。包括用人单位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员工失业损失赔偿问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试用期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单位因未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的责任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包括根据申请保全措施涉及的财产数额计算和法律规定的费用计算两种标准。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部分按一定比例交纳,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同时,根据不同申请事项和金额,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