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的相关规定。要约内容需具体确定并表明希望受要约人承诺。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不可撤销的要约在特定情况下不得撤销。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其到达时间有特定规定。文章为合同法中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详细解释。
2025-07-01
承诺的撤回性。承诺在生效前可以被撤回,撤回通知需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承诺一旦生效,合同成立,则不可撤销。遵循到达主义原则,受要约人可以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撤回承诺。
2025-05-03
合同中的要约和承诺的含义及其要素。要约是要约人希望他人签约的行为,需要满足具体、明确和可撤销等条件;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同意签约的行为,需在规定期限内无条件地表示同意并使合同成立。合同成立的基础是各方意思表示一致,要约和承诺是协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现代
2025-05-03
合同未注明要约不可撤销。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尚未成立的,若是要约则可以撤销,若是承诺可以撤回但是不能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用电子邮件形式订立合同时,如果符合要约撤销的条件,应当能够在
2024-04-25
合同是否成立需要看撤销的要约是不是先到达或者同时与要约到达受邀人。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2023-10-14
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不可以撤回,这是我国法律有相关的规定。该要约属于不可撤销的要约。(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要约应表明一旦受要约人承诺即成立合
2023-09-13
要约内容应当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要约约束;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是出于重大误解从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予以撤销的合同。
2022-04-28
要约人撤回要约后,要约就会失效,要约失效后,合同不会成立的。(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要约撤销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要约撤销关于不可撤销的规定,特别是要求受要约人不仅得“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而且要求“已经为履行合
2021-12-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要约的撤销与合同成立有关系的,要约撤销后合同是不会成立的,要约人发出的要约生效后,并且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要承诺生效后合同才成立。(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
2020-07-21
各国法律没有分歧,公约规定要约于其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公约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折衷的办法,规定一切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要约,原则上都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能先于或与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公约还规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就不能撤销:要约写明承
2020-05-2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撤回的要约违约的,违约方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已经成立合同的同,按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第一百零七条
2020-05-25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要约是可以撤销的,只是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所谓特定的当事人,是指要约人能为外界所确定。合同的内容是以条款表现出来的,要约中应包含足以使合同成立的全部必要条款。
2020-05-25
合同成立是合同订立重要组成部分。要约是要约人向相对人作出的含有合同条件的意思表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但这种意思表示须具有与受要约人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愿,其外在表现形式为要约人主动要求与受要约人订立合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
2020-05-25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