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开发商延期交房购房者相关法律知识

开发商延期交房购房者相关法律知识

  • 房屋延期交付可以转卖房屋吗

    签订购房合同后开发商会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备案。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另外购房者要注意有部分开发商为避免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在房屋实际尚未达到入住条件时,即通知购房者入住。开发商延期交付,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没有履行的,也

    2020-07-21

  • 开发商不按时交房怎么办

    实践中,有部分开发商为避免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在房屋实际尚未达到入住条件时,即通知购房者入住。否则,开发商不能轻易免除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2020-07-21

  • 开发商延期交房违约金如何计算

    根据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一般要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违约责任。开发商没有按照约定时间交付房屋,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由已付房款、利率和逾期时间三部分组成。(二)、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

    2020-07-21

  • 商品房交房有哪些具体步骤

    这种情况下,业主完全可以选择等待,并要求开发商按合同承担延期交付房屋的违约责任,这里提醒业主,如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不能弥补你的经济损失,你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你的经济损失。可见延期交房除了合同中有特别约定的,购房者可以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2020-05-25

  • 逾期交房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开发商延期交房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里应分两种情况:一是合同未约定延期交房违约责任的;二是合同约定延期交房违约责任的。延期交房违约金赔偿额如果继续由开发商“一锤定音”,难保不会出现延期交房后,每天赔偿购房者几元钱的奇闻。

    2020-05-25

  • 开发商违约时该如何处理

    交房时,购房者应审查开发商是否办理了综合验收备案证明等材料。实践中,有部分开发商为避免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在房屋实际尚未达到入住条件时,即通知购房者入住。因此,购房者在解决延期交房纠纷时,应保留向开发商提起索赔的证据,如通过书面函件以邮寄方式索赔

    2020-05-25

  • 开发商延期交房该如何维权

    实际上,很多刚需朋友们买房都希望尽快收房完成入住,而一旦开发商延期交房,各种麻烦事接踵而至,还不知道怎么维权。开发商延期交房的原因大多因为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即便如此,延期交房的风险也不能转嫁至购房者手里。我国法律规定,延期交房的诉讼时效为购

    2020-05-25

  • 开发商延期交房中购房者该怎样维权

    在看房之初,就要对是否有可能发生延迟交房的情形进行甄别,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违约责任事先定,虽然目前执行的格式合同版本中已涉及到延迟交房的违约责任,但这仍然需要购房者留意。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在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

    2020-05-25

  • 商品房收房要点及注意事项

    商品房收房步骤要熟悉,首先开发商发出收房通知,收房通知中包括收房的时间、须交纳的费用、未按时收房的处理等。稳妥起见,开发商在用电话、传真等方式通知之外,最好能同时使用挂号信件的方式,否则,很难证明自己已向购房者发出收房通知,有可能造成承担延期交房责任

    2020-05-25

< 1 2 3 4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