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2、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外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等,因其组织的
2022-08-02
(一)拆迁许可;(二)行政强制拆迁决定;被拆迁人申请对拆迁信息进行公开,并不一定能够让补偿标准提高,但是一定有助于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确定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拆迁的范围等的内容。在征地拆迁案件中,被征地人、被拆迁人享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知情权,为了更好的维护
2021-12-26
公民申请征地拆迁信息公开的,首先要确定被申请的部门,然后写申请书,由被申请的部门进行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
2020-07-08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集体土地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省级政府进行审批,审批后作出征地批准文件。这是必须具有的审批文件,没有的征地不合法。一书四方案是进行征地审批的前置文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除本条例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
2020-05-25
别人借用拍的营业执照照片没有法律效力不会出什么问题。营业执照的作用就是经营者向政府行政机关申请来的一个证明自己有资格从事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证明,本身就是需要向社会公开的。营业执照上所显示的所有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全部都可以查询到,因此,营
2020-05-25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为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符合本机关工作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第十条行政机
2020-05-25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
2020-05-25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
2020-05-25
公开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的责任,获取政府信息,是公民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b、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c、国务院直属
2020-05-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以及第九条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之规定:(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条例》从基本原
2020-05-25
第一条为做好拟公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全县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组织以及医院、学校等公用企事业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履行政务公开职责,拟公开政府信息前的保密审查工作。第四条公开责任
2020-05-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
2019-08-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