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委经同内司委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研究,建议删去这一条中关于以罚款折抵拘留的规定,明确规定对这三类人员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2025-01-02
在我国,不但刑法规定有驱逐出境,而且行政法也规定有驱逐出境。1985年颁布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30条规定:“有本法第二十九条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安部可以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处罚。”1994年修订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40条规定:对非法
2024-10-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包括公安部、人民法院等,而驱逐出境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第八十一条 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被驱逐
2024-09-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驱逐出境处罚是有时间限制的,包括执行时间限制和持续时间限制,作出驱逐出境处罚后,由公安机关在决定期限内执行,而被处驱逐出境的,十年内不得入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
2024-04-20
在我国遣送出境是指外国人违反我国出入境管理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当事人遣送出我国境外的行为。(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三)被公安部处以驱逐出境、限期出境的外
2023-12-19
《刑法》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境入境管理,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公安部处以驱逐出境。公安部作出的驱逐出境决定为最终决定,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被驱逐出境的外国
2023-11-07
驱逐出境是行政处罚,但在刑事处罚也有,主要根据外国人是否有犯罪来决定属于哪种处罚。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境入境管理,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公安部处以驱逐出境。公安部作出的驱逐出境决定为最终决定,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驱逐出
2023-10-13
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境入境管理,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公安部处以驱逐出境。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对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执行机关必须查验其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替代护照的身份证件,以及过境国
2022-05-10
对外国人需要依法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的,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逐级上报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执行。对外国人依法决定行政拘留的,由承办案件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不再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2022-05-10
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规定的驱逐出境,是一类行政处罚方式,适用于违背入境出境管理的外国人。做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由人民法院按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处;而做为行政处罚的驱逐出境,则由地方公安部门按照《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其它有关规定,报告公安部,
2022-04-28
对外国人依法决定行政拘留的,由承办案件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不再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外国人违背治安管理或出境入境管理,情节恶劣,尚未构罪的,承办的公安部门能够层报公安部惩处驱逐出境。公安部做出的驱逐出境决策为最后决策,由承办机关宣告并执行。
2022-04-19
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
2022-04-06
对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执行机关必须查验其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替代护照的身份证件,以及过境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效签证。公安部作出的驱逐出境决定为最终决定,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
2022-03-28
做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由人民法院按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处;而做为行政处罚的驱逐出境,则由地方公安部门按照《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其它有关规定,报告公安部,由公安部做出决策。
2022-03-22
外国人违背治安管理或出境入境管理,情节恶劣,尚未构罪的,承办的公安部门能够层报公安部惩处驱逐出境。公安部做出的驱逐出境决策为最后决策,由承办机关宣告并执行。
2022-03-1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