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民事主体通常被区分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与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其中,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指参加保险合同关系,享受保险权利承担保险义务的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2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
2024-03-12
保险合同的变更可以分为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更。《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即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这是保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不能变更的。在财产保险合同中,
2024-03-12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当事人、保险关系人以及保险辅助人。保险关系人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时,对保险人享有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人,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同,变更所涉及的法律程序规定也不相同。《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2024-02-09
保险诈骗中的“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介绍保险诈骗罪犯罪主体有哪些。 保险诈骗
2024-02-08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保险合同主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发生的变更,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及事项的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和保险人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保险合同的有关内容。”这说明投保人和保险人均有
2024-01-31
保险合同期限届满或履行完毕是指保险合同终止。保险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有合同的期限届满、履行完毕、主体消灭等法定或约定事由,其结果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消灭。保险人终止合同应当提前15日通知投保人,并将保险标的未受损失部分的保险费,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至合同终止之
2024-01-28
您好,请问,保险合同的变更有哪些类型?主体变更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变化。就是说,投保人一方变更主体应当经保险人同意才能有效。内容变更即合同中约定事项的变更,包括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等事项的变更。因而,保险合同若要有效订立,当事人必须具
2024-01-25
是指保险合同的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规定,但是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上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从而导致合同丧失效力。签定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主体资格不合格,包括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投保财产的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保险人没有所承保险种的权利能力、保险代理人超
2024-01-11
保险合同的变更通常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保险合同的转让通常是由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所引起。在保险合同转让时,无论保险事故是否已发生,只要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仍具有保险利益,则保险合同均可有效转让。因为保险合同的转让只涉及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
2023-12-28
保险合同原告作为诉讼主体进行起诉必须要具备诉讼权利能力,而且跟保险合同纠纷存在着另一方面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处分权利。综合上面所说的,保险合同所涉及到的诉讼主体有很多,一般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都是可以作为诉讼主体,一般在作为原告进行起诉时就
2023-12-28
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民事主体通常被区分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与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其中,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指参加保险合同关系,享受保险权利承担保险义务的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
2023-12-22
无效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的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规定,但是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上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从而导致合同丧失效力。签定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主体资格不合格,包括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投保财产的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保险人没有所承保险种的权利能力、
2023-12-13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以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保险法》和保险公司都会极力预防一些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更好地保护被保险人的自身利益不被
2023-12-12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当事人以及保险关系人。保险关系人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时,对保险人享有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人,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同,变更所涉及的法律程序规定也不相同。《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
2023-12-09
而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保险人在收到投保单后,经逐项审核,认为符合保险条件从而接受投保的意思表示就是承保,或者说是保险合同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合同的成立就不以保险人出具
2023-12-02
保险合同的解除,一般分为法定解除和意志解除两种形式。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事项出现时,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可依法对保险合同行使解除权。但是,不同的主体有不尽相同的法定解除事项。保险人只有在发生法律规定的解除事项时方有权解除合同。保险合同的解除
2023-11-2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