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所以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
2024-12-22
其中,如果属于同一货物的多种零部件需要合并报关为同一商品名称的,企业应将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不同商品名称的相关性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折算标准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这种情况可申报退(免)税。除了名称相符外,按照政策规定,报
2024-12-11
因此,出口货物报关单与其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计量单位不相符的,不得申报出口退(免)税。
2024-10-04
商家要求消费者承担发票税点是逃税避税的常用手段,也是违法的行为,商家向消费者开具增值税发票是法定的义务。(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因此,正确开具发票,是经营者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不按规定开具发票
2024-09-30
确定销售日期,首先要确定销售是否实现,上述“销售”指按会计规定应该确认销售收入。货物已出口并且按会计规定作销售的,在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2024-09-27
根据本文内容,非金融企业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收入应作为利息收入处理;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属于其他收入;将自产货物用于职工福利应视同销售货物;只有出口货物退还的增值税不影响损益,不缴企业所得税。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会计
2024-04-02
出口退税制度是指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资金
2024-01-09
增值税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的比率,是计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增值税税额的尺度。目前我国增值税税率有以下几种: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2024-01-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增值税税率根据不同行业的销售项目而有所不同。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的纳税人,税率为11%。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纳税人,税率为6%。此外,出口货物的税率为
2023-12-31
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在报关离境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向税务机关办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国家明确规定出口不予退税的货物:原油、柴油、新闻纸、糖、援外货物。此外,国家禁止出口,不退税的货物有:天然牛黄、麝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
2023-12-29
因此,出口货物报关单与其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计量单位不相符的,不得申报出口退(免)税。
2023-11-20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奖励出口的一种措施。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世界各国所采用。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出口
2023-09-11
依据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不同的业务项目适用的增值税也有所不同。最新的增值税税率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根据确定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原则,我国增值税设置了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此外还有对出口货物实施的零税率。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列举的外,
2023-09-05
一、增值税发票税率是多少?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按规定保管、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装置,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对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税率为17%,这是大部分企业执行的增值税税率。企业受到增
2023-08-24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出口企业出口的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 (一)国家
2023-08-2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