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离婚判决书的生效日期如何确定的问题,包括通过邮寄或公告方式送达判决书的上诉期间计算方式、双方不同时收到判决书的情况处理、上诉期间为15天的规定以及节假日对上诉期间的影响等。同时,文章还概述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涉及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
2025-04-04
应当从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计算15天。比如上诉期最后一天为节假日,顺延到工作日第一天。但有些法院是从收到判决书的当日起算,为稳妥起见,建议你提前几天上诉。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上诉期限从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送达后次日起算。
2024-12-19
民事审判在我国采用两审终审制度,即一审判决书和二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书送达后,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在上诉期满且双方未提起上诉时生效。二审判决书属于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法计算期间时,开始当日不计入,
2024-10-10
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自作出时即生效,即使未送达当事人,对其本身的效力并没有影响。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一审判决需要经过上诉期且当事人不上诉才发生法律效力,故一审判决需要在当事人
2024-09-15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十五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为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上诉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
2024-08-29
行政诉讼法上诉期限是十五日,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当事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2024-08-09
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或者价额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预交。(二)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反诉案件,由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上诉案件的诉讼费用,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
2024-08-08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劳动仲裁的裁决期限是60天,上诉期限是15天,如果裁决下
2024-07-10
收条当做借条判决的,上诉的期限是15天,上诉期限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4-07-09
刑事二审上诉期限是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开始计算。上述的方式是是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
2024-05-22
(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2024-05-16
我们知道,员工在工作时受伤是要用人单位作出赔偿的。那么,退休人员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呢?工伤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又如何呢?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退休人员工伤死亡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退休人员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工伤死亡赔偿标
2024-05-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法院的错误裁定书进行补正的,是会影响上诉期限的,上诉的期限应该从裁决书补正后开始计算的。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
2024-05-07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在上诉期限内,提出的上诉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即予裁定驳回申请。上诉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024-03-25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人民法院有必要加以释明,在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时除依法告知上诉期、申请强制执行期外,一并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释明:“若遇上诉期或申请执行期的最后一日系节假日时,可在节假日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内行使上诉权或申请执行权,逾期则上诉权或申
2024-03-2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