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顺序只有配偶、子女、父母。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也包含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具有抚养义务的继子女。父母,既包括生父母,也包括养父母和具有扶养义务的继父母。需要继承房产时,首先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第二顺位继承人不能继承。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
2023-06-30
父母给子女买房子补借条是可以的,只要双方都愿意的话就可以。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
2023-06-29
可以办理分户,带着分户申请,家人和身份证,所在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信,去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就行。目前很多地方低有不允许独生子女再申请分户的实施方案。但有些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排除在外,比如独生子女在城里买有自己的房子,而且已经结婚,那就可以单独进行立
2023-0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一条,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2023-04-10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其他明确约定,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可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022-12-10
如果你父母生前立有遗嘱,以遗嘱为准,如果没有遗嘱,按法定顺序来继承。父母的父母,子女都是该房产的第一序位继承人,原则上应该平分该遗产。房产继承还需要进行遗产继承公证,必须要所以同一序位继承人全部到场。
2022-12-09
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夫妻共同财产。父母在婚前为子女买了房,房产证只写了子女配偶的名字,并且公证房子赠送给子女的配偶,父母实际上是将房屋明确赠与给了子女的配偶,并且还用公证加强了此行为的法律效力。
2022-11-21
老人一方去世,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则房子产权一半归配偶,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若房产为老人个人财产,则按法定继承处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经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以后
2022-11-08
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法院依法裁判。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022-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2022-09-30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2022-09-20
婚前一方全额买房,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前一方买房,支付首付款,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共同还贷,一般认定房子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的名下;双方婚前订立财产协议,并且进行公证约定为个人财产。法律规定
2022-09-05
子女是否有父母财产的居住权取决于父母是否通过合同或遗嘱为其设立继承权。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老人可以将自有房屋抵押或卖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在房子上给老人设立居住权,老人可通过合同约定按月领取一笔
2022-07-12
因为抚养孩子是需要跟孩子住在一起的,母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可以在不损害孩子利益的情况下居住在里面。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只能以孩子的名义对房屋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因此所得的收益属于孩子,并不属于父母。夫妻离婚,如果
2022-06-13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2-05-24
婚前买房:婚前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婚前一方父母出首付,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这种情况跟上面的类似,婚前父母出资买房,房子又登记在出资方名下,房屋产权归出资方所有。
2022-05-0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