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司私营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的问题。介绍了法人资格的分类,阐述了非公司制企业的法律特征,并重点介绍了非公司私营企业的分类。文章指出,非公司制法人企业通常不具备法人资格,而私营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在涉及投资银行业务时,需根据企业
2025-07-27
公司改制时注销分公司并设立新公司的法律程序。分公司是公司在住所地外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公司改制需先召开股东会议并签署分公司注销决议,再向相关登记机关提交注销申请等手续,最后完成新公司的设立手续。整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以确保公司改制
2025-07-19
公司设立的定义以及发起设立方式的特点。公司设立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只能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由全体股东出资设立,程序简便且成本较低。发起设立方式最适合有限责任公司,有利于迅速成立公司,保护股东利益。
2025-07-19
个体户是否可以拥有股东的问题。个体工商户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无法设立股东机制,是个自然人或家庭从事工商业的组织者。对于夫妻设立的有限公司的债务承担问题,应由企业和股东共同承担。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了发起人的权益和责任,但没有提及个体户股
2025-07-08
公司合并的法律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形式。吸收合并是一个公司并入另一个公司,被合并公司解散,存续公司继续享有法人地位。新设合并则是多个公司组合成新公司,原公司法人资格消灭。公司合并需依法定程序进行,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订立合并
2025-07-07
合伙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作为营利性组织的无限连带责任、利润分配和亏损承担方式。文章还分析了合伙企业和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区别,涉及投资人数量、责任承担、名称要求、注册资本金、法人资格、税务和纳税义务等方面的不同。
2025-07-04
分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分公司没有法人资格,其债权债务应由总公司承担。总公司与分公司应共同承担清偿责任,分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但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程序上,总公司对分公司债务承担补充清偿责任,应先执行分公司财产,不足时再考虑执
2025-07-03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2025-07-03
公司解散后股权转让的履行问题。指出在公司解散程序未完成的情况下,只要公司的法人资格尚未消失,股东仍享有相关权利,包括股权转让。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解散的主体资格、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公司僵局及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僵局的情况。
2025-06-30
《民法总则》对于捐助法人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具备法人条件的组织如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可以通过依法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捐助法人需设立章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由于捐助法人无成员,捐助人被赋予监督权力以完善监督制度。捐助人有权查询捐助财产
2025-06-29
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所需的必要材料,包括抵押当事人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抵押登记申请书、抵押合同等。在提交这些材料后,登记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在权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书面答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情况下的登记处理方式,
2025-06-29
子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公示要求及其与分公司的区别。子公司完成经营范围变更后需进行信用公示,包括注册用户、登录、填写变更事宜和公示步骤。子公司具备独立法人地位,拥有独立名称、财产和责任,而分公司则是母公司分支机构,无独立法人资格,业务执行和资金调动受母公
2025-06-28
个体工商户变更负责人的流程及相关限制。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但由于个体户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直接变更负责人。流程包括注销原经营者登记和新的经营者注册登记。了解这些有助于个体户在变更负责人时依法办理手续,确
2025-06-28
用人单位破产时如何处理和支付员工工资的问题。在依法宣布破产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同时,破产企业还需支付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费用,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已扩大到所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025-06-25
公司法人更换的时间、定义和形式等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法人的更换时间没有明确规定,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公司法人变更需办理变更登记,包括设立分公司和法人资格等问题。变更流程包括预约、填写资料、提交材料、补充材料、领取变更通知书等步骤。公司法
2025-06-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