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公安机关身份证信息相关法律知识

公安机关身份证信息相关法律知识

  • 旧身份证过期后还能接着用吗

    身份证使用日期到期后会被公安机关注销,不能继续使用。身份证有效期结束后,公安机关会将身份证信息注销,也就意味着持有者不能继续使用,这对他们外出购买车票、机票、投宿乃至办理金融、劳动的相关业务,都会造成不便。相应的身份验证系统在扫描身份证时,会显示无效

    2021-10-20

  • 身份信息被盗用能报警处理吗

    公民发现身份信息被盗用,应该在第一时间报警,同时立刻通知银行冻结个人在银行的信用卡资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以及包括第十八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7-21

  • 女方离婚后没户口本可以分户吗

    女方离婚后如果户口簿不见的,可以等离婚证、身份证等材料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变更,公安机关是有户籍信息记录的。第十九条 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2020-05-25

  • 离婚证据清单范本是怎样的

    关于原、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这类证据主要是指身份证,另外还有户口薄、出生证明、驾驶证、军人证、侨胞证、护照、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居民(村民)委员会的证明等。一般这类证据有原被告双方单位出具的证明、村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或其他能证明案件情况的证人证言、书

    2020-05-25

  • 别人盗用我信息做网贷怎么报警

    身份证被盗用贷款,涉嫌贷款诈骗,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按照银行规章制度,贷款方本人不到场无法进行操作或其有贷款方委托书签名可以酌情考虑允许。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2020-05-25

  • 户籍民警可以随便查个人信息

    公安民警不能随意查询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并且,如果有证据证明公安民警随意泄露公民信息、造成损害的,泄露信息的公安民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六条 居民身份证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

    2020-05-25

  • 盗用他人信息贷款犯罪吗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2020-05-25

  • 被他人用自己手机号贷款可以报警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他人冒用身份信息进行借款的,是属于贷款诈骗的行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认为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侦查。其次是在租房或者卖房过程中,身份信息被中介或者是出租人泄露导致被冒用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2020-05-25

  • 有犯罪记录住酒店警察会查吗

    今年5月8日,在郑州工作的新乡籍王先生到郑州一家宾馆住宿,受到警方盘查,王先生被告知他系重点监控对象,在传唤到派出所对其进行信息采集备案后才放行。曾经有过犯罪记录,入住酒店是不会被公安带走的,但可能会被查。若无故被公安机关带走,可以带身份证,到当地公安

    2020-05-25

< 1 2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大家都在看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