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如果企业效益不好而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
2024-09-26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司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后仍需裁减人员、以及其他因客观经济情况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在裁减或重招时,公司应优先留用工作年限较长
2024-09-25
企业破产或经营困难时可以裁员,但需要给予被裁员工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破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等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裁减人员时,应优先保留与单位签订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
2024-09-18
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依法集中解雇员工的行为。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减时,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变化而产生的多余人员。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不满一年
2024-09-18
劳动合同法对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没有详细详细其标准,具体执行时可以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来界定。一类是企业发生严重困难、已经难以为继,前两种情形即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发生了情势变更,后两种情形即属于这一类,同时是劳动合同法新增
2024-09-17
《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此处的竞业限制,是指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
2024-09-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如果工厂跨区搬迁之后解除了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但如果搬迁之后继续留用员工,则不能要求赔偿。该法律条款规定了裁减人员的情形,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
2024-08-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以及其他情况。经济性裁员的程序为:提前三十日向工会
2024-08-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时需要满足以下情形之一: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照企业
2024-08-08
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或者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的,都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四)款规定,外资企业破产,劳动合同终止。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六)款和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
2024-07-28
经济性裁员是企业为了改善经营状况而一次性辞退部分员工的手段。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裁员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
2024-07-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等原因进行裁员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情形包
2024-07-20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复员的军人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如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除从事非国家限制性行业外,退役士兵可在创业地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申请最高不
2024-07-15
劳动合同履行的最佳状态是“有效订立,到期终止”,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合同内容随经营需要和员工个人情况变化而产生变更往往在所难免,从现实情况看,调岗调薪已成为劳动争议高发地带,以下为,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2024-06-20
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特定期间内依法集中裁减员工。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2024-06-14
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可以依法集中辞退员工。对于实施经济性裁员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
2024-06-1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