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价值3654元,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盗窃罪。因此,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重要物品以及信息,银行账户或支付宝账户存在异常交易时,应立即联系发卡银行,如有必要可申请账
2024-01-05
3月27日晚,70多名警察对这6个窝点进行了冲击,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缴获电脑21台,手机51部,赃款16.8万元及存折21本、银行卡28张,一举捣毁了这一利用网络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这个团伙的19名成员全部是安溪县魁斗、长坑乡人,他们多年来一直以诈骗为生,参与过储
2024-01-04
首先,骗子是不能贷款的。如果骗子能贷款的话,他需要的是,你的身份证,你的银行卡,你的手机号验证码。退一万步讲,他贷款下来了,可以从钱的去向找到谁借的。第一咨询微粒贷客服,找到你的贷款,问明贷款去了那个卡,然后又转到哪里去,最后到了谁手里。根据《侵权责
2023-11-30
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规定,银行可受理客户委托买卖交易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上午10:00—11:30,下午13:30—15:30,节假日另行通知。客户可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进行24小时查询交易。现货黄金交易技巧的中,做好资金管理,同时在做单之前设置止
2023-11-17
《办法》规定,只通过一个外部渠道开立的Ⅰ类支付账户,账户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但限额仅有1000元。从目前微信认证的情况来看,一般用户只有银行卡和手机号2种验证方式,因此仅能归类为I类支付账户,根据新规,余额付款交易自账户开立起累计不超过1000元。由此来看,
2023-10-22
如果行为人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或者冒充军事人员抢劫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七)持枪抢劫的;宣告缓刑对
2023-02-01
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带着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并由民警作一份报案笔录。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
2022-04-01
当日,褚某便瞒着吕某分多次从该银行卡上提取现金共计15000多元,用于个人开支。随后,褚某又多次使用该银行卡消费或取现,用于购买首饰、手机、衣服等。2009年9月份,褚某与吕某登记结婚。2009年10月15日,褚某将吕某的205万元卖房款全部用完,大部分被其个人任意挥霍
2022-01-19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重置他人支付宝密码,窃取支付宝账户绑定的银行卡信息资料并进行网上消费和转账,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且诈骗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在此应指出的是,在信用卡诈
2021-10-20
利用他人原先使用的手机号码与支付宝账户、银行卡的绑定关系,进而通过支付宝平台使用他人的银行卡进行网上消费、转账,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
2021-10-20
今年5月14日,原告杨某因生意需要通过手机银行向案外人聂某某转账汇款,因案外人与聂某姓名极其相似,粗心的杨某未加甄别,手指轻轻一点就将本该汇给聂某某的15000元汇至聂某的账户。原告杨某发现转账错误后,随即与被告聂某联系要求返还,但被告置之不理。无奈之下杨某
2020-05-25
一是严打理财诱饵诈骗犯罪,破获网络办理信用卡类诈骗案件277起。2017年3月31日,临沂侦破以办理信用卡需缴纳手续费为名系列诈骗案,抓获河南周口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刘某某,查缴作案手机4部、银行卡6张。二是严打低价售货返利诈骗犯罪,破获网络购物类诈骗案件154起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