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要约人表示承诺的多种方式。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受要约人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示承诺,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表达承诺意图。承诺的构成要件包括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必须在有效时间内作出,并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此外,合同法的承诺方式规定是任意性的,受
2025-06-11
承诺的构成条件和效力。其中,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并必须在有效时间内作出,同时承诺的内容必须完全与要约一致。承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其效力在于合同在要约人收到受要约人的承诺时成立。此外,不同法律体系中对于承诺的认定也存在差异。
2025-05-21
承诺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包括明示承诺方式(口头或书面表达)、以行为进行的承诺方式(履行合同行为等),以及缄默和不作任何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视为承诺方式。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如果要约中规定了特定的承诺方式,受要约人必须遵守,但如果未规定是唯一方式,受要约
2025-05-21
美容院转让时的合同签订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方面。要约是合同订立的基础,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在有效期内完全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其生效意味着合同的成立。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法
2025-04-10
是指按照习惯或事件的性质,不需要承诺通知,或者要约人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要约人在相当时间内如有可以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意思的客观事实,则可以据此成立合同。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的客观事实,一般是指受要约人不进行口头或书面承诺但按照要约人的要求履行合同义务
2025-01-30
承诺的方式具体包括: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方式、依交易习惯确定、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示、以行为方式表示。如果某些交易习惯上对承诺的办法有限定的,则一般遵守交易习惯的要求,但如果要约人明确反对或者规定特定方式的,受要约人应当尊重要约人的意思,并按照要约人的要
2025-01-11
《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根据《合同法》第29条,“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
2024-11-28
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表明要约人规定了要约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不承诺,要约的效力当然归于消灭。一般而言,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要约人发出要约后一段合理期间内没有收到承诺,则要约失效。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对于口头要约的承诺,除要
2024-11-02
承诺撤回是指承诺人在承诺生效前有权取消承诺。是受要约人(承诺人)在发出承诺之后并且在承诺生效之前采取一定的行为将承诺取消,使其失去效力。根据到达主义,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后可以将其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早于或者同时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对于口头形式的承诺
2024-10-07
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通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对口头要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表明要约的失效。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有下列情形
2024-06-01
要约旨在与他人订立合同,所以,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这就要求要约人是特定之人。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取得依其承诺而使合同成立的法律资格。在要约有效期内,要约人要受要约的约束。口头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的,于承诺期限内有效;未规定期限的,受要约人
2024-02-09
受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做出承诺合同即达成。是故,要约承诺实际上既可以通知、书面形式、口头言辞作出,亦可以行为方式作出,只要举示出证据证明要约到达对方,对方承诺到达,也能达到证明合同成立的目的。根据《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
2023-12-12
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的,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因为超过承诺期限,则要约失效。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如果是口头要约,则按照一般的法律规定,必须即时承诺才有效。第二段的期间,是自约达到时以至发送承诺通知的期间,是受要约人审查考虑是否承诺
2023-10-25
企业发出offer向劳动者表明录用意愿,并明确标明了要求劳动者回复的时间以及入职手续办理、职位、薪酬待遇等内容,就应当视为一种要约行为。而根据相关法律,一旦要约人发出要约,并且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要约就不可撤销。如
2023-10-16
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判断合同是否成立的依据是合同当事是否就合同事宜达成了合意,口头要约的,受要约人的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书面签订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
2022-10-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