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听
2024-12-24
可以找行政主体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但有的只能是找上一级的主管部门进行复议;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帮助;是指在土地征收纠纷中拟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主管部门组织听证,遵循公开、
2024-11-25
听证程序是指处理案件较复杂或者较重大的违法行为,应处以较重的行政处罚时,经当事人要求,进一步适用的一种特殊程序。对受处罚人以口头形式提出的听证要求,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在案,以确认受处罚的当事人行使了要求听证的权利的事实。如行政机关已经确定举行
2024-11-02
(一)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
2024-09-19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024-08-25
行政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调查终结,拟作出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应当履行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的义务。当事人在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举行7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等事项。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2024-05-17
依据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的规定,城管在执法的时候,要遵守的规范包括依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活动,应当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听证等权利。第二十六条 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轻
2024-05-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是时效性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
2024-03-18
行政处罚听证结束后,对什么时候发处罚决定书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是在作出处罚决定七天内发的。(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当
2023-12-20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行政管理机关针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经过调查取证掌握违法证据的基础上,制作的记载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依据和决定等事项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书面法律文书。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土地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调查(听证)终结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实体
2023-11-28
对土地违法行为,土地管理部门什么时候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是审查结束后作出处罚决定。(一)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调查审理符合法定程序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当包括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的
2023-10-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听证结束后什么时候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最迟七日内作出。(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
2023-10-15
一、税务行政处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反税收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处罚法律责任的,由税务机关依法对其实施一定的制裁措施。 听证是指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某些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前按一定形式听取调查人员和当事人意见
2023-08-26
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公安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行为事实、证据、理由、依据;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
2022-05-27
交通违章处罚一般程序:调查取证,告知处罚事情、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作出处罚决定;交通警察在现场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第五十三条 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收到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通知后,
2022-04-2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