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条航空人员应当接受专门训练,经考核合格,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执照,方可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取得执照前,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认可的体格检查单位的检查,并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体格检查合
2024-12-13
根据规定,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航空公司应制定并对社会公布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是否对航
2024-04-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用机场扩建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在依法划定的范围内修建、种植或者设置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灯光和其他障碍物体。(一)最近6 个月内在管制员执照载明地址履行工作职责的时间不少于80 小时;“空中交通
2024-03-27
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必须给予乘客补偿。各个航空公司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确定各自补偿的标准。 承运人应当制定并公布运输总条件,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的旅客服务内容,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二)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
2024-03-01
如果是因为机场的原因取消航班,除非个人购买延误险,否则没有任何赔偿。(二)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2024-02-12
交通管制延误不会赔偿的。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港澳
2024-01-27
所有船舶均有监视海上污染的义务,在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必须立即向就近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民用航空器发现海上排污或者污染事件,必须及时向就近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报告。
2023-09-18
民用航空器未按规定携带前款所列文件的,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可以禁止该民用航空器起飞。如民用航空器不按照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指定的航路和飞行高度飞行,民用航空器机组人员的飞行时间、执勤时间超过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时
2021-12-29
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取得执照前,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认可的体格检查单位的检查,并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体格检查合格证书。(四)控制区域性交通管制;(五)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盘查嫌疑人员;
2021-12-27
民用机场应当持有机场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二)具备能够保障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和人员;(四)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计划以及相应的设施和人员;国际机场还应当具备国际通航条件,设立海关和其他口岸检查机关。
2021-12-26
申请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国家规定经验收合格:具备与其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以及服务设施和人员;具备能够保障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和人员;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保卫条件;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
2021-12-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航空人员,是指下列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包括驾驶员、飞行机械人员、乘务员、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等。航空承运人不能在约定期间和合理期间履行运送义务 的,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所谓约定的航班,是指航空
2020-05-25
根据规定,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机坪长时间延误,航空公司应每30分钟向旅客告知一次航班动态信息,包括延误原因、预计延误时间等。机
2019-08-09
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明确,承运人应当制定并公布运输总条件,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的旅客服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