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如果家暴导致离婚,受害方有权请求赔偿。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两个方面。物质损害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
2024-12-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配偶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意味着受到家暴的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对方赔偿
2024-12-25
家庭暴力离婚属于过错离婚,对此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离婚赔偿,但对于离婚赔偿的数额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方的过错程度、认错程度、经济能力、受害人精神伤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赔偿金额。家暴起诉离婚没有时间限制,需要准备相关证件材料向法
2024-12-25
家暴离婚时,受害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赔偿数额由法院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过错方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受害方可以要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精神损害赔偿较为主观,法官会根据行为人的
2024-12-25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对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遇到家庭暴力,应尽早决定解除婚姻关系,远离伤害。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建议尽快报案并就诊,要求追究施暴者的责任。决定离婚后,要冷静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家庭暴力,并提供证据向法院
2024-12-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无过错方在家暴离婚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赔偿。此外,如果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离婚后也可以请求离婚损
2024-12-24
如果家庭存在暴力问题,受害方可以申请离婚。对于受家暴的一方来说,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也可以与家暴方协议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由相关组
2024-12-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无过错方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要求家暴离婚赔偿: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重大过错。要求赔
2024-12-24
第一、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请求的,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进行; 第二、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没有提出离婚暴力离婚赔偿,在二审时提出来的,人民法院应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应当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
2024-12-22
离婚家暴可以赔偿多少一般由受诉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受害方)除了可以要求医疗费外,还可以要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因伤致残的,还可以要求残疾
2024-12-22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因为家暴离婚是可以要求家暴的一方赔偿的,或者说即使知道自己有权要求赔偿,但是不知道自己能获得多少赔偿,这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被家暴离婚可以赔偿多少?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2024-12-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导致双方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物质损害
2024-12-22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家暴行为属于过错方,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根据该法典的相关条款,导致离婚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
2024-12-22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果一方存在酗酒家暴行为的,另一方可以与其协议离婚,协议不成的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一般是会准许离婚的。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第三十二条 男女
2024-12-13
受到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应该立即报警,或者向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机构投诉、反映或求助。对于严重的家暴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
2024-12-12
孕期家暴离婚,子女抚养权一般会给家暴受害者一方。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并且因此导致夫妻双方离婚的,该家暴行为在子女抚养权争夺中,会被认为是影响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属于司法解释中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一般会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另一方。离婚后,不满两
2024-12-1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