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汇核销手续的法律要求。出口企业需要提前领取核销单并在报关时提交盖章。货物出口后,企业需将核销单存根送回外汇管理局并交付银行收汇。银行出具结汇证明后,出口单位凭相关单据到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手续。最终,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手续后,加盖“已核销
2025-04-13
1)必须先向上海的外经委进行外资公司增资的申请,申请批文是第一项工作。2)凭外经委的批文加相关资料去外汇管理局进行外汇增资备案,外汇管理局会在外汇管理卡上进行信息设定,并开通具体美金增资账户开户银行信息。企业以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偿还人民币贷款,须提
2025-01-12
地方、部门在国家计委下达的规模内,对限额以下外商投资项目的对外融资规模进行审批,不得突破。未经核准,中方机构对外出具的外汇担保合同不能生效。
2024-12-22
未经外汇局登记,境内居民个人不得办理境外投资及其他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特殊目的公司系指境内居民个人为其实际控制的境内企业权益在境外筹资的目的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企业。
2024-11-30
证券投资统计申报是指中国境内的证券交易所及其结算公司和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均应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证券投资统计申报操作规程》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2024-11-27
对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企业并购境内企业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将其外汇登记申请上报总局批准。
2024-11-19
随付报关的核销单遗失,必须将所遗失的核销单立即报告外汇管理局,登报声明作废,再另外出具一份核销单。海关已签发的报关单证明联、核销联遗失,可以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补签,并随附有关证明材料,海关审核同意后,可予以补签。海关在证明联、核销联上注明“补签”字样
2024-10-15
为加强企业贸易信贷外债登记和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拟将90天以上的进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预收货款纳入外债登记管理。为便利企业操作,验证相关管理方案的可行性,避免给相关行业和企业造成过大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现对政策实施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调研。
2024-08-23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贸易便利化,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发布通知称,对贸易信贷可收(付)汇额度统一实行余额管理。根据通知,企业贸易信贷可收汇或可付汇额度由该企业前12个月出口收汇或进口付汇情况、企业预收或预付货款或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登记情况及
2024-07-30
2009年4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9]36号文件,这是继去年开始实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办法后的第六个文件,我国自2008年9月开始实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出台了六个相关文件,由此可见
2024-06-24
(第二条)自2008年10月1日起,企业货到付款项下超过90天的延期付款,须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上的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办理逐笔登记。对于90天以下的延期付款,企业可直接到银行办理对外支付手续对于超过90天以上的延期付款,企业只能为系统中"已经确认的延期付款
2024-06-07
(具体流程及表格可从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网站上下载,进入“资本项目办事指南”→“市场业务”→“股权转让业务核准”→“外国投资者收购境内机构及个人持有境内企业的股权”下载《转股收汇登记申请表》。
2024-05-2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任何特定的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负债,不包括直接投资和企业资本。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定义,外债是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
2024-05-08
四、办理外汇管理局变更,取得变更后的税务登记证及外汇业务核准件 约20个工作日
2024-04-23
1997年12月11日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担保人提供对外担保后,应当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担保登记手续。担保人自担保合同订立之日起15天内到所在地的外汇局填写《对外担保登记表》并领取《对外担保登记证》。担保合同执行完毕,担保文
2024-03-26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