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国**公司上海进出口公司因与被告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发生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原告把买方提货后不付货款的商业信用风险当作海上货物运输风险向被告索赔,混淆了保险标的的类别,于法无据。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对这
2025-02-01
依据《海商法》第223条的规定,被保险人故意未将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合同解除前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办理国际贸易运输保险的一般程序是:。向中国**保险公司办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有按两种办法
2024-10-09
进出口贸易的货物运输保险,因运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海上货物运输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货物运输保险和邮包运输保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海上风险,一般指海上航行途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它包括海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但
2024-09-10
德国M公司从德国ALBSTADL港出口一台装于集装箱内的圆筒针织机至上海,并向**微底亚瑞士保险公司投保了海上货物运输险。该集装箱货物承运人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托运人为香港A公司,收货人为上海A公司。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收货人已将货物提离港区并运至收货人
2024-08-20
进出口贸易的货物运输保险,因运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海上货物运输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货物运输保险和邮包运输保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海上风险,一般指海上航行途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
2024-07-24
原告诉称:2001年6月,托运人中国大连某渔业进出口公司委托被告某船务公司运输了原告承保的被保险人(收货人)日本**哈公司的冻蟹肉共三个集装箱,被告某船务公司签发了以自己为承运人的提单。货到目的港后,发现其中一个集装箱出现货损,经日本海事鉴定协会检验,确定损
2024-04-07
货物运输保险是以运输途中的货物作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由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负责赔偿责任的保险。在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最常用的保险条款是CIC中国保险条款,该条款是由中国**保险公司制订,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审批颁布。
2023-11-13
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几乎是每一单出口业务都要做的事,但要办得既稳妥又经济却不简单。由于实际操作中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如何灵活运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回避出口货物运输中的风险,是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正如深圳人保核保处的麦勇华先生所说:“国际
2023-08-03
在国际贸易的运输业务中,买卖双方为保证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时能得到赔偿,均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所以外贸公司应根据出口商品的性质、不同的运输工具、路程的远近季节性天气的变化,以及运抵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等有关因素决定投保哪一种险别较合理。各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如
2023-07-27
投保金额是诸保险费的依据,又是货物发生损失后计算赔偿的依据。按照国际惯例,投保金额应按发票上的CIF的预期利润计算。向中国**保险公司办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有按两种办法:一种是逐笔投保;另一种是按签订预约保险总合同办理。当被保险的货物发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2020-05-25
中国**公司**进出口公司诉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案原告:中国**公司**进出口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西藏北路18号。原告中国**公司**进出口公司因与被告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发生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海
2020-05-25
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由哪一方负责办理投保海洋运输保险,应根据买卖双方商订的价格条件来确定。办理国际贸易运输保险的一般程序是:。向中国**保险公司办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有按两种办法:一种是逐笔投保;另一种是按签订预约保险总合同办理。当被保险的货物发生
2019-08-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