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是没有刑事侵权的,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但分割了他人利益的,可以按侵权为处理,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对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
2024-07-16
免证事实,是指不需要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即可以认定的事实。立法及司法解释确立免证事实,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证明负担,提高诉讼效率。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六种免证事实,即: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推定的事实、法院生效裁判所认定的事实、仲裁
2024-07-10
故意杀人的;“打砸抢”致人死亡的。流氓伤害他人的;行凶报复致人重伤的;“打砸抢”致人伤残的。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对立案材料的审查的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发生,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024-07-09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2024-07-0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2024-06-28
刑事诉讼二审开庭的条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
2024-06-27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法院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会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2024-06-25
法院判决、裁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有新的证据证明原来事实认定错误,可能影响到原判决适用的罪名和刑罚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对案件进行审判。如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指出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
2024-06-17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起诉阶段,如果经二次补充侦查后证据仍然不足的,人民检察院就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在审判阶段就会作出无罪判决。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
2024-06-1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必须依赖重要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能轻信口供。如果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就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相
2024-06-08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所有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就是说,必须经过查证属实的,同其它的证据共同形成证据链,才能成为证据。但是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认定作为证据。当事人向法庭提出的证据,应当由当事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当事人及其诉讼代
2024-06-01
鉴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终极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死刑复核案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应当对原审裁判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诉讼程序进行全面审查。复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
2024-05-29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调解。 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诉讼一并判决。 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
2024-05-29
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
2024-05-18
累犯可以根据其犯罪的情节申请取保候审,但需要符合条件。如果一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次犯有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就被认定为累犯,并且应该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
2024-05-18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
2024-05-1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