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中对法院管辖权有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2024-10-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需要得到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上诉是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提出
2024-10-09
如中国《行政诉讼法》第75条明确规定:“本法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中国行政诉讼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第二十六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
2024-09-30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
2024-09-25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审理期限(6个月)。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
2024-09-25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行政案件,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也是由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所以行政诉讼法规定仍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024-09-24
我国理论界对解决行政、民事相交叉案件有两种观点:一是分别诉讼、审理,但可能导致不同判决和低效率;二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将与行政
2024-09-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案件从开庭到立案的时间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应该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2024-09-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羁押期限明确加以规定,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提高侦查工作效率,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审理期限,是指为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2024-09-17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2024-09-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二审案件,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行政诉讼中发现行政相对人不肯执行判决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2024-09-12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也称再审程序。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
2024-09-12
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核心内容。行政自由裁量权大量运行导致行政相对人对合理性的诉求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健全发展,对自由裁量行为应有所限制日益成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普遍要求。
2024-09-07
受案也就是受理,受理的范围要大于立案的范围。而受理后经审查达不到立案标准的不立案。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
2024-09-02
行政诉讼不立案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4-08-31
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简易程序审理期限是四十五日。法律规定用不同的审理程序时间限制也不同。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
2024-08-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