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对于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应当返还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如果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应当进行折价补偿。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过错导致了合同无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因此遭受
2025-04-27
合同仲裁一般会阻止同一纠纷再次起诉,但如果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九条,仲裁协议是独立存在的,即使合同发生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仲裁协议仍然有效。仲裁
2025-04-23
连带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五种情况,包括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或债权人采取欺诈手段使保证人提供保证、超出保证期限、未经保证人同意变更主合同或转让债务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此外,文章还涉及担保贷款反悔后的撤销情况,担保人若被欺诈或胁迫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但需注意,
2025-04-21
合同法中关于艺人合同的无效申请及相关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条件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受到期限限制,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则失效。债务人行为的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损害债
2025-04-14
学生遭受套路贷反被仲裁的法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申请撤销不当裁决。套路贷常见手法包括阴阳合同、高额违约金和环环相套的诈骗手段,使借款人陷入债务困境。遭遇此类情况,需警惕并寻求法律帮助。
2025-04-11
不可撤销担保合同条款的效力问题。文章指出,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该条款是有效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主合同无效、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手段
2025-03-31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的可撤销性问题。当事人可在一定条件下撤销协议。调解协议本质为合同,可被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及欺诈、胁迫等。反悔一方应以撤销协议为诉讼请求,而非人身损害赔偿。撤销权可能因超过期限或放弃而消灭。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调解,也可
2025-03-22
已生效协议的撤销条件及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如果协议存在不公平或侵害一方利益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或变更协议。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效力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确定管辖法院、起诉状的书写和相关材料的整理、法庭辩论和质证、判决生
2025-03-21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
2025-03-19
以重大误解起诉时,原合同是否继续执行的问题。依据我国合同法规定,法院未作出撤销决定前,当事人需继续执行合同。文章还列举了合同重大误解的情形,如合同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质量和品种规格的误解等。
2025-03-12
醉酒后签订的合同的生效问题以及醉酒驾驶的量刑问题。对于醉酒后签订的合同,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因饮酒过度可能导致合同显失公平。对于醉酒驾驶,法院会根据罪行是否构成危险驾驶进行量刑,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和罚金。
2025-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限的相关内容。规定表明,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需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将消灭。具体来说,期限是一年,且如果当事人明确放弃或已采取行动则撤销权也会消灭。
2025-03-11
合同签订后不执行的情况下,合同撤销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介绍了违约责任的方式和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能否解除等问题。指出当事人有权在特定情形下解除合同,包括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同时,对于恶意相对人使合同长期处于未生效状态的情况,行使
2025-03-04
合同在无效之后当事人是否还需要付违约责任?合同无效后其双方当事人对违约条款的约定亦是无效的,也就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了。第58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第107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
2025-02-19
与合同解除不同,《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
2025-02-1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