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环境概况,指出在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存在大量法律空白,尤其是P2P网贷模式等新兴产业态。现有法律位阶较低,效力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虽然法律滞后性带来监管不完善等问题,但低位阶法律也有其优势,如立法程序
2025-03-11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这份电子合同才具备和纸质合同手写签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租金,并于合同终止时将房屋完好地归还出租人的协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
2025-01-27
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公布的初衷在于审判公开,调解书属于当事人处分自己权利,不需要公开。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
2024-07-16
在依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基于协议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仲裁。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24-05-09
民事判决书没有合法送达的,不发生法律效力。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特别程序
2024-04-28
通话录音一旦获得公证书,便具备了法律效力,经公证的电话录音就成为法定证据,在法庭上出具,法庭都是采信的。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12年电子证据入法的推动,目前国内陆续出现了通话录音公证服务系统和通话录音公证软件。录音公证电话是否会构成隐
2024-04-14
电子邮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书面形式来订立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91条的规定,当事人通过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并要求签订确认书时,合同在签订确认书的时候成立。如果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对方选择
2024-02-06
离婚判决书符合条件的,网上能查。法律规定,2013年到2016年9月被判决离婚的判决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能够查到。根据最高法院公开裁判文书的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以后涉及离婚诉讼的相关裁判文书,不在互联网上公开。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
2024-01-28
不过,若这样的镜头转移到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可能上述的情节可以做一下这样的改编:当事人临死之际会对身边的人说,我要交代给家人的事情已经都存储在“网络遗嘱保管箱”里了,到时候他们会自然收到信息的,我也就没有什么身后之忧了……这样的改编并不是无谓的
2023-12-14
法院的判决书是会有一份给被告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
2023-08-23
可以打印可以不打印,看个人需要。只要合同签署各方都经过实名认证,且是根据《电子签名法》认可的可靠电子签名,这份电子合同则具备和纸质合同手写签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
2020-07-21
在依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基于协议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仲裁。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20-07-21
在依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基于协议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仲裁。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