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判处缓刑实行社区矫正,不需要在羁押场所改造。但要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
2023-09-18
就是判二缓二就是被判了有期徒刑二年在外缓期执行二年。考验期内,期满没有故意犯罪的意味着执行完毕。在我国,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
2023-09-13
另外,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确有悔改立功表现,可以对原判刑罚予以减刑,同时相应地缩减其缓刑考验期。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时,
2023-08-31
服刑人员,符合以下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
2023-08-28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期限按刑期不同而有所差异,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呢?而对于二审案件来说,不存在“上诉期”的说法,所以判决宣告之日即生效之日,也就是缓刑考验期起算之日。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
2023-08-24
经济犯罪哺乳期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
2023-08-24
缓刑是指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判处刑罚后缓期执行的措施。 判一缓二的意思是: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 缓刑考验期限的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宣判之日。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缓刑可以判一缓二,这两年是一个考验期,只要在这两年内不重新犯罪,就
2023-08-21
死缓犯在两年缓期执行期间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得以减刑,有可能被改判无期徒刑,或改判为有期徒刑等。但作出减刑决定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规定的考验期,那么死缓需多长时间改判无期?但改判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刑法作出了明确限制,也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2023-08-20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考试期:被判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被判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从假
2023-08-18
被判刑的人都有一个假释考验期限,假释是一个给与服刑人尽快回到社会的一个帮助,它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假释是有一个考验期的,在这个考验期内会有一个专门负责执行的,假释考验期由谁执行呢? 刑法第83条规定的假释考验期:“被判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2023-08-17
假释只有那些在触犯法律被判以判监禁的犯罪行为人才有资格,当然被判监禁中是因为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恶性案件被判10年以上的行为的犯罪分子是不可以获得假释的。那么有资格驾驶行为人在假释考验期是否折算刑期呢? 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3-08-17
关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其罪行肯定是非常严重的。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是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无期
2023-08-17
假释是使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回归社会生活的一项制度,在犯罪分子获得假释之后还存在一个假释考验期。在假释考验期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内容。那么,假释考验期最少多久?假释考验期限的长短是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决定的。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考验期为原判
2023-08-16
合并有期徒刑最高可以达到二十五年,因为依照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于单个罪名的有期徒刑最高判处十五年,触犯多项罪名的,合并执行最高可以判处25年。(四)无期徒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刑法第75条规定的缓刑犯的行为准则。
2023-07-22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
2023-05-31
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023-05-2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