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近几年来,我国发生了大量食品安全违法事件:瘦肉精、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在社会上引来轩然大波,不断动摇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在危害食品犯罪案
2024-06-12
伪劣产品赔偿标准的问题涉及到三个方面。首先,如果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后果,是否应该采取十倍赔偿的标准。从立法本意和社会效果来看,食品安全法的宗旨是保证食品安全,保
2024-06-10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
2024-06-08
又到了一年中的“3·15”消费者权益日,针对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中“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的争论经过全国“两会”上明星们集体“喊冤”的发酵放大,“明星代言”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立法部门官员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最新规定,明星如果代言
2024-06-05
最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
2024-06-05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一一作出解答。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发现食品有问题,除了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靳先生向**易购客服投诉要求赔偿,对方称网页标示错误系无心之失,拒绝赔偿。最终,法院认为,**公司
2024-05-29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如果发现食品中有异物,可以要求退全款,并且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
2024-05-29
腐竹次硫酸氢钠甲醛超标的,属于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票的行为,可以给予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处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依
2024-05-21
根据法律规定,假货赔偿标准是10倍赔偿。首先,从立法本意和社会效果来看,食品安全法的宗旨是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即使没有造成其他损害后果,制假售假
2024-05-21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了十倍惩罚性赔偿的责任。该条款与第1款补偿性赔偿责任相补充,消费者主张十倍赔偿必须有实际损失为前提条件。从体系解释角度,该条款应定性为
2024-05-17
第十八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第十九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第二十三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024-05-10
针对电商平台销售过期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2024-05-09
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此外,适用首负责任制还应与连带责任相区
2024-05-04
新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销售过期假冒产品的处罚力度,有原十倍处罚提升至十倍至二十倍处罚。(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
2024-05-04
该案是东莞市首例根据《食品安全法》进行索赔的案件。消费者凌先生在东莞沃尔玛购买了8瓶过期橄榄油,要求退款并索赔10倍赔偿。经过多次调解无果后,凌先生将沃尔玛告上法庭,
2024-04-27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明知是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时,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在法律
2024-04-2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