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办理质押登记后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作用起效。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可以再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出质人应以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
2025-01-12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权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依照物权法规定,股权质押需要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其中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2025-01-11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所以抵押未办理登记的,属于普通的债权,不能优于一般债权受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因为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所以应当严格遵循物权法定的原则。若抵押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
2025-01-08
首先,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机构”,因此,在订立书
2024-12-29
股权质押后,在解押前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转让的可以转让。我国《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
2024-11-24
依照物权法规定,股权质押需要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股权质押是出质人将其所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2024-11-09
依据我国担保法及物权法的规定,股权质押是需要对质押合同进行备案登记,或者将质押合同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第七十八条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
2024-11-03
留置权—登记的抵押权—质押权—未经登记的抵押权。《物权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所以无论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设立时间谁在前,留置权一律优先于抵押权、质押权受偿。值得注意的是,抵押
2024-10-30
依据物权法及担保法的规定,股权进行出质后,出质人是不能转让股权的,但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卖质押的股权。《民法典》第443条,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届时与《民法典》生效的条例废止。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
2024-10-23
股权质押是不可以二次登记的,股权出质,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公司股权作为标的,通过订立书面出质合同,将股权出质给质权人,用以担保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的行为。《物权法》规定,以股权出质的,质权自登记时设立。根据上述规定,股权出质登记是质权的生效要件。已经
2024-09-26
因股权质押解除产生争议的,是属于合同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股权质押解除是合法的,可以判决解除股权质押。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依照物权法规定,股权质押需要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2024-08-26
可以收购,需要经过出质人和质权人的同意。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
2024-08-15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
2024-08-14
股权质押后,在解押前不得二次转让出售,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转让的可以转让。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2024-08-06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以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物权法》关于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登记程序的规定与《担保法》不一致
2024-07-1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