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书的送达程序及相关内容。刑事判决书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对象包括检察院、当事人、代理人等。判决书生效后,还需送达给被告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的书面决定,分为一审和二审判决,被告人和检察院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依法
2025-03-12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和基层保卫组织依法对需要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立案确认、进行查处的案件。 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上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查破;发生在机关、团体、企
2024-12-18
一般刑事案件需要由县级公安局以上级别的公安机关来立案侦查。派出所一般只管辖治安案件,对于刑事案件的任务仅仅是抓现行,派出所无权决定或者批准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综上所述,派出所保障人民安全和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所有的国家机关只能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行
2024-12-16
派出所为对一起刑事案件调查取证,将我的好朋友传唤至派出所询问。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024-11-08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外,如果国家财产或者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
2024-11-04
信用卡诈骗派出所管辖,信用卡诈骗是由公安机关管辖的。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
2024-10-02
派出所负责管理经济犯罪案件,但贪污贿赂犯罪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
2024-09-20
刑事案件分为自诉和公诉,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不适用于侵占罪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会制作刑事自诉案件调解书,调解书签收后即发生法
2024-08-28
包括《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及《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条规定中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2024-08-16
律师伪造证据构成犯罪的,应该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律师伪造证据的受害人可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二)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
2024-07-05
派出所为对一起刑事案件调查取证,将我的好朋友传唤至派出所询问。我这位朋友对此耿耿于怀,总觉得派出所对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欲提起行政诉讼。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2024-06-28
打架派出所没有验伤后,双方当事人私了的,如果构成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的,一般是可以报警的。如果不构成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的,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有可能不会受理。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2024-05-27
一般是不会传唤。一是公安机关在侦查刑事案件过程中,可以依传传唤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到,一般根据规定视情可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二是行为人有违反治安行为嫌疑的,公安机关可以传唤,如果行为人拒绝传唤,公安机关可以强制传唤,即强行带至公安机关;三是行
2024-05-25
当事人在黑龙江丢失财物,又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是被人偷窃,不属于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当事人到派出所报案的,派出所只能对遗失物品进行登记。因为派出所是否立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复杂案件7日内,普通案件3日内给出,立案和不立案的确定。
2024-05-1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对于刑事案件中的民事赔偿问题,派出所不予处理,而是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的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避免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长,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结束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
2024-05-0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