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自获准社会保险登记后,应按下列规定按时足额申报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费。
2022-05-12
私企、国企五险一金都是一样的,从用工之日签订劳动合同开始就会给劳动者交纳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2022-05-10
3、虽然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具体而言,各省市相差不会太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一般来讲,在本月进行生育保险报销的申请,在下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到账。
2022-05-10
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λ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生育期间的经济补偿高于养老、医疗等保险。另外,在我国,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而是由参保单位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而缴纳。
2022-05-09
生育险需要在生育前连续缴纳一年才能享受生育险的优惠待遇。值得注意的是生育险不可以以个人名义进行缴纳。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022-05-06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通常员工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的,员工的月工资乘以8%,即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 ,单位则以全体员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按照20%的缴费比例进
2022-04-27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2022-04-20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等;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2022-03-22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
2022-03-22
5、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2022-02-28
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
2022-01-17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021-12-29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一个程序。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2021-10-22
依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生育险是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是属于劳动者的工资福利之一,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的。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
2019-08-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