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022-02-26
2、这样处理离婚后债务纠纷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夫妻离婚后,仍然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22-02-25
夫妻协议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确定债务承担后,产生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案由是婚姻家庭纠纷中的离婚后财产纠纷。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发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即从夫妻双方结婚之日起至双方离婚之日止的期间之内。夫妻共同债务是相对于夫妻双方之外的债权人而言
2021-10-24
因为离婚与债务是两个法律关系,离婚诉讼只解决夫妻共同债务在原告和被告内部之间的分担问题,并不解决离婚当事人与债权人的借款债务纠纷,即使债权人提起借贷纠纷诉讼,也不能与离婚案件合并审理。但是法院会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比例做出判决。在婚姻纠纷诉讼中,人民
2020-07-21
对方有债务纠纷并不是起诉离婚的条件。《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协议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夫妻因共同债务问题产生纠纷向法院起诉的,需要缴纳诉讼费用,离婚案件受理费为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020-07-21
可以的,如果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只处理离婚纠纷,不处理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不处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二审可能会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第四十一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目
2020-07-21
原则上,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时,会一并审查是否存在夫妻共同债务,主张存在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比如银行贷款、一方签订的《欠条》或者《借条》,以及需要提供相关的还款、转账记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是男女双方因法律的规定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对于赔偿人而言是属于个人债务。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精神损害赔偿纠纷若发生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边远山村,几十元的赔偿数额
2020-07-21
以一方名义所负债务应如何认定其性质,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一方个人债务?司法解释以债务形成时所处的时间阶段作为切入点,分成结婚前所欠债务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债务两种情形进行规定。作为例外情形,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是为结婚所欠或者都已经用于婚后共同生活
2020-05-25
我国新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或一方因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怎样认定和处理好离婚纠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具体情况,很
2020-05-25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的时候债务如何偿还要依据债务的类型而定,如果是个人债务的,由个人承担,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0-05-25
男子彭某因游手好闲开始染上赌瘾,向李某借了28万元肆意赌博。李某多次催收彭某仍无力偿还借款,2013年7月11日,李某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把彭某及彭某前妻毕某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该笔债务为彭某与毕某夫妻共同债务,毕某承担连带责任,并要求查封毕某的一套房产。
2020-05-25
离婚时一般仍视为个人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夫妻双方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促进了财产交易的安全性。夫妻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发生纠纷时,应当由主张共同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2020-05-25
是属于民事纠纷。3、民事纠纷包括:债权债务纠纷、房屋产权纠纷、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离婚纠纷、著作权纠纷等。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