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是指离婚后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根据婚姻法规定,复婚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并撤销原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复婚的程序与结婚相同,双方必须一起到户口
2024-05-22
协议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无需办理财产公证。协议离婚的要点在于,首先双方同意解除婚姻关系,其次对子女抚育、抚育费多少?诉讼离婚的,法院对夫妻财产分割进行判决的,在判决书生效时,离婚财产分割生效,因此,诉讼离婚也不需要离婚财产
2024-05-14
如果是第一次结婚,那就不需要带离婚证。如果再婚那就应该要携带离婚证明,前一次婚姻是登记离婚的,那就需要带离婚证,是诉讼离婚的,那就需要携带生效的离婚判决书或者生效的离婚调解书。(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
2024-05-10
分户是指把户口和对方分开,单独立户。虽然还是在一个户口地址,但是户口在法律意义上是分开了。一般情况下需要拿着离婚证明或者法院判决书到现在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分户手续。不少公民在结婚后会将户口与配偶迁到一起,此种情形下如果后期发现一方存在
2024-05-03
诉讼离婚是不需要补助结婚证的,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就是离婚证明,与离婚证拥有同样的效力。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4-04-30
离婚后复婚的机率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复婚登记声明书》。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复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审理复婚登记手续后,将原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撤销,发给复婚
2024-04-28
办理结婚登记需要出示离婚证明,可以是离婚证、离婚判决书或离婚调解书。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规定,内地居民需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和签字声明,声明无配偶及与对方无直系
2024-04-18
离婚不离家是指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仍然共同生活在一起。无论是通过诉讼离婚还是协议离婚,法院的离婚判决书、调解书和民政局发的离婚证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夫妻解除关系
2024-04-12
离过婚的请带上离婚证或判决书。申请再婚登记的补充规定,申请结婚当事人提供假证件或证件被涂改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
2024-03-24
再婚需要携带离婚证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离婚判决书或裁定书,同时还需要带上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证明双方没有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材料。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2024-03-15
夫妻离婚后子女归一方抚养的,抚养人可以持离婚协议书、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到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子女的户籍。第十七条 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父母协议离婚时,双
2024-03-12
在婚姻记录上算。从来就没有什么假离婚。只要在民政局夫妻领了离婚证,或者去法院领取生效的离婚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就是夫妻真的离婚了。离婚的男女可以去男方或者女方户籍所在的一方民政局,申请结婚或者叫复婚。也就是说,再婚这个概念,是指结过婚的人离婚之后,又一
2024-03-06
我国离婚方式有两种:一是双方协商一致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离婚证,二是通过法院诉讼办理,法院发放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后,代表双方已经离婚,无需再办
2024-03-01
要是选择诉讼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的,此时法官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了判决之后,当事人会受到相应的离婚判决书,此时是没有离婚证的。 法院离婚判决书是法院审理完离婚案件后,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 经法院判决离婚的,不需要去民政局办理离婚证书。
2024-02-27
需要带离婚证证明你是单身。(四)离婚者需提供离婚证、离婚证明或法院的离婚判决书。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双方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和男女双方照片,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
2024-02-22
(4、离婚证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或人民法院的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其中一审判决书还须附人民法院出具的生效证明。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2024-02-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