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和内容变更。(一)主体变更主体变更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变化。就是说,投保人一方变更主体应当经保险人同意才能有效。除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变更之外,保险合同关系人的变更,比如被保险人的变更,不仅很普遍,而且由投保人通知保险人
2024-11-21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所以借款合同和借款协议本质是一样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就借款事宜,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
2024-11-20
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债务转移未取得债权人同意。可能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或债务转移无效,影响合同的顺利履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变更后的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关资质,或者没有履行能力。发生履行纠纷时,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11-18
如果无法协商,可以起诉处理。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性质,决定合同是有期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可能永恒存在,有着从设立到终止的过程。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备法定情形和当事人约
2024-11-03
共同还款人可以取消,解除共同还款关系必须取得出借人同意。另外,当事人想变更合同主体或还款责任主体的,都必须先取得出借人的同意,才能变更。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
2024-11-01
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与合同主体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权利义务予以改变的现象。不论是改换债权人,还是改换债务人,都发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移转给新的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因此合同主体的变更实际上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甲乙双方于xxx
2024-10-28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协议就是合同,所以借款协议和借款合同是没有区别的。
2024-10-28
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如果行政行为不具备法定形式,则构成违法。
2024-10-18
(一)接受按揭法律事务中不同主体的委托,参与签订各类合同。(二)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信情况。(五)房屋权属证明的变更、登记等法律事务。(七)保险业务。(八)协助委托人追究违约人的法律责任。房地产抵押登记是指房地产抵押关系设定后,当事人按房地产登记管理权限向市
2024-10-16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主体资格是指具有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具有合同主体资格的人才能签订合同。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
2024-10-07
运输合同依法成立以后、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宜履行的,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无论是主体变更、内容变更或解除,运输合同均有特殊的规则。但旅客和托运人变更和解除合同,应当依法赔偿承运人的损失并承担因变更和
2024-09-24
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指保险人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变更。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保险合同主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发生的变更,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及事项的变更。批单是保险合同变更的重要依据,与保险单一样,也是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
2024-09-14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而签订合同时,公司的一个部门是不具有合同主体资格的。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
2024-09-09
合同主体变更,原合同可以继续有效,如果合同主体变更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将合同的债权或者债务转让给第三人后,原合同依然有效。(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024-09-05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当事人以及保险关系人。《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2024-09-04
合同主体变更,是指合同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已经改变的现象。合同变更除法律规定的变更和人民法院依法变更外,主要是当事人协议变更。如果原来的合同是经过公证、鉴证的,变更后的合同应报原公证、鉴证机关备案,必要时还可以对变更的事实予以公证、鉴证,如果按照法
2024-08-2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