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人轻微伤的,应当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或者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从重处罚。
2024-10-24
本文规定了自然人在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同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行为也可以作为侵权的理由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024-10-24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并不适合所有企事业用人单位,只适合一些特殊用人单位或特殊岗位。劳务派遣不得长期化,只能限于临时性、辅助性工作岗位,如果是长期的用工关系,则应当由用工单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劳务派遣在企业中的规模和
2024-10-23
熊某与谢某系邻居关系,因两家关系不睦,常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谢某的妻子听到后与之互骂起来,并相互扭打。在双方扭打中,谢某妻子的脸部被抓伤。后经村级组织调解,由熊某给谢某赔偿医药费50元并赔礼道歉。经公安机关经调查后认为熊某的伤系轻微伤,违反了《治安处罚
2024-10-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打架未受轻伤的行为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和罚款,严重情况下可以处以五日到十日以下拘留和罚款。如果情节轻微不严重且未造成
2024-10-22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且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一般不会判刑,而是会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
2024-10-22
打架轻微伤赔偿2万多,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因伤致残需要支付的生活费
2024-10-21
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伤残鉴定的依据是不同的,各省各地区依据的法律规范存在差距,因此鉴定时,时间地点的确定也因选择的规范不同而有所不同。当事人因交通事
2024-10-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造成轻微伤的,是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当事人提起刑事自诉的,由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新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
2024-10-19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被打掉一颗门牙属于轻微伤,而两颗以上牙齿折断或脱落则构成轻伤二级。对于轻微伤,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双方可以协商具体赔偿金额。根据
2024-10-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打人至骨折的行为,判刑需要经过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伤残程度后进行裁判。如果骨折属于轻伤,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属于重伤,判刑一般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轻微伤,一般
2024-10-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但仅限于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情况。如果只是造成对方轻微伤,不构成刑事犯罪,只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2024-10-18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然而,根据立案标准,只有造成他人人身轻伤及以上程度的伤害才能构成此罪。因此,如果故意伤害他人只
2024-10-1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为了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目的,无事生非,实施刑法中规定的行为。如果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情节恶劣的话,将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可能会被判处5年以
2024-10-18
轻微伤属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这是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也就是说肯定不会被判刑。但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不赔偿的话,会被行政拘留或者罚款。 以上就是关于打架轻微伤不赔偿后果的相关内容,经过鉴定对方是轻微伤的,公安机关可以对
2024-10-17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会被处以拘役和罚金的处罚。此外,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时严重超载或严重超速的行为也会受到同样的处罚
2024-10-1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