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业绩优良的企业发行股票时,其发行价都要高出其每股净资产的许多,若遇到二级市场的火爆行情,其溢价往往能达到每股净资产的2~3倍或者更多,而股票的溢价发行又使股份公司发起人的创业资本得到增值。而通过高溢价发行股票后,股份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就能提高30%甚至更
2025-01-11
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2024-12-12
(三)上市后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的非上市外资股比例应不低于总股本的25%。外商投资性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外资股暂不得转为流通股
2024-12-02
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
2024-11-27
“十一五”规划强调了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板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⑷中小企业板块的进入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块作为深交所的补充,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
2024-11-24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最好为鼓励类高新技术产业;与外经贸部及中国证监会及早表示上市意向并联络的公司。根据《关于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现有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申请上市发行A股或B股,应符合下列条件:。上市后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的非上市外资股比例应不
2024-09-27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常泛指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发行债券,所以,一般归类时,企业债券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为企业债券。申请上市的企业债券
2024-09-03
公司上市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2024-01-21
满足上述条件可向国务院证券管理审核部门及交易所申请上市。对股份公司设立的股本总额、股权结构、招股筹资、配售新股及制定发行方案并进行操作指导和业务服务;
2023-09-15
从公司的组织形式上看,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第一百二十条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
2023-09-07
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 对公司的经营期限有严格要求,公司必须持续经营3年以上。由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整体折股,改制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可以连续计算。
2023-08-25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直接体现了普通股股东对股份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剩余资产分配权是在公司解散清算时股东按照其持有的股份比例获取剩余
2022-09-17
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应为二至二百人,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够上市。有限责任公司突破了对出资人的限制。
2022-03-28
从公司的组织形式上看,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
2022-01-07
从公司的组织形式上看,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可,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不能上市的。
2021-10-2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