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决定书与刑事处罚之间的差异。法定不起诉是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只能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整体而言,不起诉决定书与刑事
2025-04-16
我国现行的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决
2025-02-18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我国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酌定不起诉是指符合所规
2024-12-02
如果达到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两种类型。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酌情决定,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4-08-31
一、信用卡诈骗不起诉的情形包括哪些?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
2024-07-20
刑事谅解书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法槌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愿意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制作和解协议书,案件情节轻微的可以做不起诉决定,法院可以对其从宽处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
2024-03-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被害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申诉,检察机关对申诉进行审查,三个月内作出审查决定,审查期限一般是不能缩短的。被害人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
2024-03-2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第142条的规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类。法定不起诉是法律规定的应当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
2024-03-23
刑事案件的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律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指
2024-02-17
人民检察院刑事不起诉的分类: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
2024-01-23
法定不起诉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应当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
2023-11-11
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我国现行的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
2023-10-20
法定不起诉—有证据证明这个人没犯罪,也就是说,该人没有达到起诉的条件。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2023-08-30
检察官应用起诉便宜主义而决定不起诉在法理上称为酌定不起诉或相对不起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情形轻微,不需要判决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3-06-09
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议意见书后三十日以内,经检察长批准,作出复议决定,通知监察机关。酌定不起诉是指符合所规定的某种情形时,人民检察院可以斟酌具体案情和犯罪嫌疑人悔罪表现来确定,
2022-07-1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