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仲裁委员会的基本结构、职能以及仲裁协议的详细规则。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机构,负责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其形式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其他书面协议。仲裁协议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变更、解除等影响的效力。
2025-07-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降职是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是不能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所以要提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查明单位没有与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一边都会支持劳动者的请求,即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对
2024-12-24
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根据中国法律,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载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和约定仲裁事项;必须是书面的;
2024-11-26
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中多处提到时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时效包括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逾期再申请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不予受理。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从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经仲裁
2024-11-23
在仲裁协议的司法审查与强制执行方面,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可概括为:仲裁协议自治原则普遍确立;仲裁庭自裁管辖权获得广泛认可;仲裁协议须采用书面形式,但对书面形式的界定明显放松;仲裁协议的可执行性得到承认,法院有义务强制执行仲裁协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
2024-10-30
当劳动部门做了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如双方争议不能协商解决,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需在15天之内向法院起诉。由于公司一直拒绝进行工伤赔偿,5月18日,朱萍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
2024-09-25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2024-09-06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以书面协议方式请求仲裁机构仲裁经济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二是在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双方自愿将XXXX争议提交佛山仲裁委员会仲裁。
2024-07-28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有人单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可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对岗位进行调整。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
2024-07-26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仲裁庭组成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或者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并撤回仲裁申请的,案件受理费应当全部退回。一是申请人申请撤诉必须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仲裁庭提出申请。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任何一方不服,都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实行先裁后
2024-07-14
在开庭审理的情况下,首先由仲裁庭择定开庭的日期。开庭日期确定后,由仲裁委员会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经商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在开庭前以书面形式将延期开庭申请递交仲裁委员会,请求延期开庭,
2024-07-08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一规定明确了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采取的方式为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和劳动者岗位需求的变化,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不可避免。这时,即使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仲裁委员会和
2024-06-02
(一)当事人有依法申请仲裁的义务。具体要求为: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交仲裁申诉书;当事人应当。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
2024-05-27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递交副本。法律对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有特别规定的按该特别规定计算。
2024-05-19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异议的条件包括:适格的主体、有效的时间和正确的形式。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在答辩期满前书面提出管辖异议。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异议,并在异议成立时将案件移交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通知当事人;异议不成立时,应
2024-04-1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