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欺诈行为民事欺诈相关法律知识

欺诈行为民事欺诈相关法律知识

  • 案情简介

    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购买手机后,因遇到手机自动重启、程序丢失等问题认为公司虚假宣传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案情。法官认为小米公司的广告虽然夸大效果但并不构成民事欺诈,实际交付的手机与广告宣传的配置一致,只是广告描述过于夸张。不当的广告宣传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

    2025-04-20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2025-04-07

  • 非法集资已经退出的钱会追缴吗

    非法集资已经退出的钱是否会追缴的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的非法集资行为,不再实行追缴制度,但资金仍可能被退还。非法集资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如已立案,则由公安机关负责追偿;未立案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非法集资罪涉及欺诈行为的,处罚标准根据诈骗

    2025-04-01

  • 一、售楼人欺诈行为的退房权

    售楼人欺诈行为的退房权以及售楼部置业顾问的法律责任。文中介绍了民事欺诈行为的定义,并阐述了售楼部置业顾问不应承担口头宣传和承诺的法律责任。文章还提到了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法律解释以及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2025-03-31

  • 商家以次充好怎么要求赔偿

    商家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采取的赔偿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商家如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包括向消费者保护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同时,文章还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可能面临的处

    2025-03-25

  •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承担什么责任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商家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属消费欺诈行为,需承担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可能的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民事赔偿方面,商家需按消费者要求补偿损失,通常为购物款的3倍,若不足500元则不少于500元。若涉

    2025-03-21

  • 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利贷担保受法律保护吗

    《民法典》生效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高利贷担保的法律问题。如果担保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担保人并且对方存在欺诈行为,这种担保行为是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包括失去担保效力、承担民事责任等。此外,《民法典》生效后,与之前的《民法通则》

    2025-03-19

  •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一起商品房转让欺诈行为的法律案件。钟某通过朋友介绍与田某达成商品房转让协议,后发现田某购买价格低于其向钟某售价,遂提起诉讼。律师根据相关法律指出,田某违反诚信原则,应返还多收的4000元。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

    2025-03-15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其中,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市场禁入;对于严重的合同欺诈行为,如达到合同诈骗罪的程度,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5-02-26

  • 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损失的十种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这是一项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规定。因此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是我国民事

    2025-02-09

  • 什么是合同诈骗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

    2025-01-22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2025-01-03

  • 通过中介买到“凶宅”怎么办

    如果通过中介购买的房屋被发现是“凶宅”,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相应赔偿。中介故意隐瞒这一重要事实,违反了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了欺诈行为。购房者有权请

    2024-12-23

  • 合同诈骗赔偿标准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对于返还财产,应根据受害人的利益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以减少受害人财产损失为目标。对因欺诈行为导致受害人预期利益

    2024-12-16

  • 被欺诈后合同有效吗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

    2024-11-28

1 2 3 4 5 6 7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