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业务、进口跨国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产品并在国内销售、提供维修服务、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从事物流配送服务、设立财务公司提供财务服务、从事境外工程承包和境外投资等业务的合法性,并总结了外资企业可以委托生产、加
2025-03-02
发起设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所需提交的材料以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设立流程。内容包括提交的材料如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发起人的资格证明、公司章程等,以及改制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包括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改制设立的条件和申报文件等。
2025-03-01
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审批所需材料。包括直接新设和通过并购设立两种情况,详细列出了各种情况下所需的材料,如申请书、申请表、章程、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资信证明文件、申请报告、核准意见等。还涉及董事会相关文件、资产评估报告、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进口设备清
2025-02-27
外国投资者资信良好,拥有举办投资性公司所必需的经济实力,申请前一年该投资者的资产总额不低于四亿美元,且该投资者在中国境内已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其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的出资额超过一千万美元,或者:外国投资者资信良好,拥有举办投资性公司所必需的经济实力,该
2025-02-14
因此,与“三资”企业相比,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设立、变更等无需商务部门归口审批,无需验资,由企业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2025-01-29
三、外商投资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设立工资基金专户。
2025-01-29
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合同外资金额15347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9%、3338%和1332%。崇-泉说,商务部今年将继续努力,大力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2025-01-04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在名称中使用“集团”称谓的,被授权局受理后,应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名称发生争议,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的工商行政管理局裁定。
2025-01-03
发出并购意向书后,如果目标公司同意就并购进行进一步的协商谈判,外国投资者就可以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公司的规定》,外资并购后新的外商投资公司的成立审批机关为商务部或省级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
2024-12-31
外商投资企业注销流程具体如下:股东会、董事会关于终止企业,并进行清算的决议,同时董事会任命清算委员会成员,成立清算委员会;清算委员会持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及清算申请报告,向原批准企业设立的政府机关送件申请。第一次清算公告应当自清算委员会成立日起10日
2024-12-13
注册资本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符合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拥有相应的专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专业资质和不少于三年的从业经验。
2024-12-06
股权置换指的是用一家公司的股权置换另一家公司的股权,中国法律允许的股权置换形式包括:。对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有中方股东作为发起人。同样的,在设立中外合资企业项目中,中外投资者均可以考虑以其持有的境内企业股权作为出资注入新设公司
2024-12-06
以中方名义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外商投资企业合资或合作合同、章程;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者所在国家或地区政府颁发的有效营业执照或其它开业证明的复印件、股东名册、董事会决议;以个人名义投资的需出具个人身份证明及护照影印件;外商投资企业董事会成员
2024-11-30
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可以授予他人以特许经营方式开设店铺。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经批准可以从事以上一种或几种销售业务,其经营的商品种类应在合同、章程有关经营范围的内容中注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必须通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前款第(一)、
2024-11-25
根据我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是依据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阶段的风险控制同样适用于外商独资企业的设立风险,除
2024-11-2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