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合同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包括非寿险合同、人寿保险合同和海上保险合同。合同诉讼时效对于促使当事人积极主张权利、及时解决合同纠纷至关重要。当事人必须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及时行使诉讼权利,但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如对方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则不受限制。此
2025-09-10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援用主体、法律效力和期间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2025-07-28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履行义务等。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决定的事实;而中止只能在最后6个月发生,事由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事实
2025-07-15
我国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以及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可以让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超过诉讼时效后,义务人可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且诉讼时效抗辩权对
2025-07-13
股权确权诉讼的时效问题。在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没有明确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股东资格确认纠纷中一般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也可根据法律另有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起始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超
2025-07-09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可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并重新计算。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2025-06-28
债权人中断诉讼时效的方法,包括提出履行要求、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以及报案或控告等方式,依据《民法总则》相关规定执行。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从中断开始或相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5-06-15
欠债不还中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后,债权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友好协商、发出催收通知单以及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诉讼流程包括收集证据、起诉并申请诉前保全、庭审和
2025-05-17
在特定情境下中断诉讼时效的行为和哪些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的行为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则包括人身权的请求权、财产性支配权、抗辩权等。此外,存款本息的请求权和对国家和金融机构信赖购买
2025-04-26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问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不同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违约条款,逾期交房违约金的诉讼时效计算有所不同。如合同约定固定比例的违约金,诉讼时效应从约定的交房
2025-04-08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即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三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其民事权利。超过该时效期限的案件,法院通常不予保护。根据
2025-04-05
抚养关系中的拖欠抚养费诉讼时效问题。在抚养关系存续期间,债权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而抚养费属于人身权利义务,因此不适用起诉时效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生活费和教育费的支付。子女必要时可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合理要求。同时,未直接
2025-03-30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失效的时间和相关的法律条文。法律规定,受损人在知道不当得利后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未主张返还权利会导致失效。此外,还详细解释了不当得利制度下第三人的返还义务及其成立要件。
2025-03-23
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规则。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和司法赔偿,其诉讼时效为两年。赔偿请求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应遵守相关时效规定。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利的,时效可中止。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依法赔偿,否则赔偿请求人
2025-03-22
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和内容。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和保险人,其法律适用包括保险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保险合同需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需严格履行,否则承担违约责任。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问题及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2025-03-2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