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侵权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产品有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产品侵权责任是严格责任,即生产者应该承担比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
2025-04-29
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建筑物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安全责任,遵循过错推定原则。面对法律价值的冲突,应平衡责任,强调公共秩序和公平。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人在无法明确责任主体时需承担连带责任,即使建筑单元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分离,管理者或占有者
2025-04-29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2025-04-26
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法律责任。对于财产代管人在代管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失,应承担责任。对于无偿代管造成的损害,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处理。财产代管人在经营和处分行为中违反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导致的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若代管人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可
2025-04-25
侵权损害赔偿中社保报销的扣减问题,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的医疗费不能在侵权损害赔偿中扣减的原则。这一原则基于人身保险的目的、人身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的不同性质以及人的健康无价等考虑。同时,社保不减轻过错人的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向侵权人主张赔偿。
2025-04-25
楼外安装监控高空坠物事件的处理方式。当监控未能拍到相关事件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加害方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失。同时,《民法典》规定,建筑物等设施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等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承担侵权责任。高空坠物事件通常由公安部
2025-04-24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2025-04-24
高空抛物属于过错推定还是无过错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高空抛物既适应过错推定原则也适用无过错推定原则。当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身非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同时,也讨论了高空抛物责任主体是谁的问题,即由建筑物的使用人承担责
2025-04-20
广州倒水是否等同于高空抛物,指出这种行为被视为高空抛物行为,涉及侵权责任问题。同时,物业公司作为建筑物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最高法的相关规定指出,处理高空坠物应遵循无过错原则,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
2025-04-20
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该原则要求行为人基于自身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文章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这些要件根据法律规定,确保了侵权
2025-04-20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民事规定内容,实行无过错原则,找不到肇事者整栋楼住户和物业公司需共同赔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高空抛物,造成损害需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高空抛物砸死一人,判刑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2025-04-16
高空坠物砸坏东西的赔偿问题。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若能明确侵权人,则由侵权者赔偿;若无法确定实际侵权人,则由可能构成加害行为的建筑物使用者进行补偿,并可向实际侵权人追偿。同时,物业服务企业若未履行安全保障职责,亦应承担相应责任。《民法典》禁止从建筑物中抛
2025-04-16
中国高空坠物的司法解释及责任归责原则。司法解释规定,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需承担侵权责任,即使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楼上住户也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高空坠物责任归责原则是按照物品坠落的具体位置来确定责任人
2025-04-16
烫防水人员是否需要高空作业证的问题。防水工程可能涉及高空操作,因此从事高处作业的防水工人需要持有相应的高处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对于高空坠物砸坏东西的赔偿问题,应遵循过错责任原则,明确侵权人后进行赔偿,若无法确定实际侵权人,可能由可能构成加害行为的建
2025-04-09
侵犯人身权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公民人身权的内容,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并提到了最新资讯,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后的相关法律规定。
2025-04-0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